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集中发布24部学科年鉴
2023-09-22 记者 班娟娟 实习生 李纪元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年鉴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集中发布了包括《中国哲学年鉴2022》《中国考古学年鉴2022》《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当代中国史研究年鉴2022》等在内的24部学科年鉴。

    学科年鉴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术繁荣离不开学科年鉴的高质量发展。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年鉴工程”。经过十年发展,截至2023年8月,全院出版和启动编纂的学科年鉴达38种、覆盖了12个一级学科和26个二三级学科,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收入的年鉴有400多部,绝大多数年鉴保持续出版、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同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甄占民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我们加强对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的系统梳理和研究,要求我们将各方面的优秀学术思想和成果记录在案,要求我们把握学术脉络,了解时代所需、人民所求,通古今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使中国特色学术之路越走越宽广。可以说,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迫切需要重视年鉴的编纂工作,高质量地编好年鉴,更充分地用好年鉴。

    甄占民表示,学科年鉴要加强对学术发展前沿的系统梳理和提炼,记录学术、学人、学风、学派,归纳学科发展动向及趋势,全面系统反映各学科发展脉络,为推动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料和知识积累,为后人治学提供学术根基和方向引领。要着力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创造,不断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和编纂质量,做到科学、规范、严谨、权威。要进一步发挥好学科年鉴在对外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年鉴形成世界影响力,推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要加大对学科年鉴工作的支持力度,调动各单位和学术骨干参与年鉴编纂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学科齐全、内容丰富、信息权威、影响力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年鉴集群。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语言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等8家年鉴编纂单位先后发言,介绍了本单位年鉴编纂和使用情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十万货车“嗷嗷待哺”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

十万货车“嗷嗷待哺”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

近年来,我国货运行业呈现出“车多货少”的趋势,这给有着超十万辆货车运力的江西省高安市带来新课题。

·三大“新动向”催生新“工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观察

中国建筑国际: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国际: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国际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本要素,创新投资业务模式,开拓国内大规模的基建市场,服务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国家能源集团:以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