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金融数字化安全合规与治理专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在《科技治理新范式助力银行数字化安全合规发展》主题演讲中表示,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银行内控模式重塑;坚守合规底线,防范金融数字化风险;通过数字化转型评价,为银行治理层提供决策支撑。
魏凯提到,原银监会于2009年颁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其中将信息科技治理作为首要内容提出,细化了银行在治理层面的具体要求,并且特别要求审计要贯穿于信息科技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推进,银行机构的信息科技整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时代下也应重新构建现代化科技治理体系,以更好地支撑银行数字化安全合规发展。
魏凯认为,现代化科技治理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治理边界的扩大,从传统的信息科技治理逐渐演变到了对数字化转型的治理。二是治理议题的丰富,包括数据隐私和共享、科技伦理、可持续发展、技术安全风险、价值效率等等。三是治理模式的变革,数字时代的科技治理需要多元共治,包括监管规则设定、市场行为调节、企业自治以及行业自律。
据介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围绕科技治理领域开展了相关研究,构建了现代化科技治理框架,以科技战略、科技投入、研发运营、科技风险、数字合规为治理对象,通过多元共治、敏捷治理、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来实现科技和业务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治理协同以及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目标,并针对人工智能模型风险治理、企业用云治理、科技外包治理、身份治理等重点议题开展深入研究与标准评估工作。
魏凯表示,科技治理体系在发展演进的同时,科技审计体系也应同步发展才能与之适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构建了以数字化合规审计、数字化风险审计、研发运营审计、数字化绩效审计、数字化战略审计为主的“数字化审计”体系,依托平台优势等不断加强研究型审计能力,促进审计理念转型,推动审计方式方法创新,致力于以审促治,提升科技治理效能。银行业数字化安全合规发展需要各方共建共治、共创共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持续加深与各方合作,围绕科技治理领域开展更多创新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