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让农民从全产业链增值中受益——黑龙江省龙江县探索乡村产业联农带农新模式
2023-07-18 记者 王春雨 徐凯鑫 金地 哈尔滨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养1头‘龙江和牛’纯收入1万元,是普通牛的近两倍。”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乡西里村,71岁的农民程广财正在牛舍忙活。他说:“现在就愁家里牛舍太小了,等建了新牛舍再多养些和牛。”

  这是龙江县发展高端肉牛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江县立足产粮大县、畜牧大县实际,逐步将传统养牛业升级为高端肉牛产业。通过探索做强龙头企业、补足产业链条、把农产品增值更多留给农民的新模式,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每个环节农民都受益

  2012年,在龙江县政府支持下,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新西兰等地引进纯种和牛1737头,在当地发展和牛养殖,目前纯种和牛已繁殖到8500头,累计改良和牛15万头,从养殖到餐桌逐渐形成了“龙江和牛”产业链。记者调查了解到,围绕“龙江和牛”,农民在养殖犊牛、育肥成牛、屠宰加工等全链条参与,全流程受益。

  养殖犊牛,效益养一头顶两头——

  聊起养和牛的经历,程广财告诉记者,一开始也怕养了达不到企业采购标准、价格不好,后来发现利润高、见效快,最近几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去年一共卖了27头和牛,挣了30多万元。”程广财笑着说。

  记者在西里村走访时,遇到附近连家岗村的农民翟慧斌,他是当地的防疫员,负责和牛的防疫、改良工作。“现在想养‘龙江和牛’的村民越来越多,一个月最多改良近50头。”翟慧斌说,改良一头牛服务费150元。仅靠此项工作,他去年就赚了10多万元。

  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承达介绍,公司与当地农户合作,大量推广繁育改良和牛,犊牛由当地农户养到6个月后,由公司进行达标采购,“一头250公斤的犊牛,采购价在1.5万元左右,农户能赚1万元,是普通肉牛的两倍。”

  育肥成牛,省心省力还赚钱——

  犊牛采购后,龙江元盛公司专业化饲养1个月后,出售给当地养殖大户或合作社进行育肥。经过18至20个月时间育肥,由元盛公司采购进行屠宰加工。

  在龙江华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肥基地,23栋牛舍现有存栏改良和牛6000多头,处于满圈状态。龙江县百诚畜牧服务有限公司饲养经理李岩说,我们负责为养殖户提供饲养、防疫等服务工作,农户只需为每头牛每月缴纳220元服务费。

  鲁河乡繁荣村农民李锋在该基地有330头牛。“1头牛除去服务费还能赚三四千块钱。”李锋说,“养殖采取标准化管理方式,不用过多操心,时常来转转就行,家里还自养了100多头牛,两边都不耽误。”

  屠宰加工,家门口务工稳定增收——

  “走路上班10分钟就到了,既能照顾家,还不耽误务农。”在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担任修割工的龙江县景星镇永发村农民曾丽敏说,每个月能挣六七千元,她已经在企业干了15年,家里买了汽车。

  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秀祚介绍,公司设计规模为年屠宰肉牛10万头,生产旺季时工厂有600多名工人,90%以上都是本地人,平均工资在5000元左右。

  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县域内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都离不开产业。龙江县采取做强龙头企业,补足产业链条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县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畜牧业实现产值6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以上。

  做强龙头企业是前提。为发展高端肉牛产业,龙江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资金、标准化牛舍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并形成了较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龙江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刘晓东介绍,政府免费为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提供1000亩牧场用地和2万亩草原,并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建设多个牧场用于发展高端肉牛产业。在各级政府扶持下,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从2004年的一家小屠宰场,发展为在黑龙江省投资十亿元以上、从事和牛全产业链的企业。去年公司屠宰加工“龙江和牛”1万多头,营业收入达到14亿元。

  让农户能参与是核心。“政府免费提供和牛冻精、疫苗接种和养殖技术,我们只花100多元的配种费和6个月的饲料钱就能养‘龙江和牛’。”西里村农民王玉莲说。据了解,为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农户受益,龙江县成立了和牛繁改专项推进小组以及繁改和牛基地,由政府采购纯种和牛冻精,协助养殖户进行高端肉牛繁改及推广,并给予“购母牛补贴”及“交犊补母”等相关政策支持,帮助养殖户持续性增收。

  解决资金、技术问题是关键。刘晓东说,购置可繁母牛、改良犊牛、育肥牛等每个流程政府都会帮助协调资金,不仅让企业获取稳定的牛源供应,更让有资质且想创业的农民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养殖收益。为解决“龙江和牛”养殖技术难题,龙江县安排人员对育种、饲料配方等进行培训指导。

  立足特色强农惠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龙江县聚力发展高端肉牛产业,蹚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不仅让农民直接从养殖业中获利,也实现了农牧业的循环发展。

  “种地前都签了订单,特别省心。”当地一名农民告诉记者,他去年为龙江元盛和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种植加工青贮饲料,增收数万元,“数量、价格、指标都事先定好,不用担心粮价波动,很省心。”

  刘晓东介绍,近年来,龙江县多个合作社、种植大户与元盛公司签订青贮饲料种植协议,同时消纳肉牛养殖粪肥用于种植青贮饲料,已逐步构建起“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

  “涉农产业要‘接地气’、因地制宜。”龙江县委副书记、县长顾玉国说,龙江县发展高端肉牛产业,与全县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畜牧业配套服务和农民养殖经验密不可分。全县从三四十年前就开始发展畜牧业,每个村都设有防疫员,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防疫、技术推广等工作。

  顾玉国说,涉农企业还要把农民当“自己人”。龙头企业“发家”后,不能甩了“穷乡亲”,要把更多成果留在农村、留给农民。龙江县推动元盛集团与肉牛养殖场户签订和牛改良协议,构建起销售渠道稳定、销售价格稳定和预期收益稳定的“三稳定”订单模式,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激发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的内生动力。

  据介绍,未来龙江县将继续围绕产业加强服务,在聚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强化高端肉牛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加强畜牧繁育改良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功夫,让企业有规模效益、让农民得更多收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1.5万招不到技工、流动资金短缺……

1.5万招不到技工、流动资金短缺……

资金瓶颈迫使企业“非饱和”生产,月薪1.5万元却招不到一名技术工人……

·沉湖湿地变身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见闻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见闻

青山、绿草、碧波、落霞与水鸟齐飞,湖天共彩云一色。这是内蒙古乌梁素海,这颗祖国北疆的“塞外明珠”正在重新绽放璀璨的光彩。

·一颗花生的涅槃之路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