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以智慧建造推动绿色发展
2023-07-10 记者 刘彤 西安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成立于1953年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一院”),是新中国第一批大型综合性铁路勘察设计单位。从成立时起,勾画铁路布局、为国铸造动脉,便成为这家中央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70年来,铁一院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国内第一”和“世界之最”:主持设计建成了以我国西部铁路网为代表的4万多公里铁路;设计建设了超7000公里高速铁路;承担了覆盖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域面积占全国45%以上的交通战略研究与规划;把“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方案”带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第一条沙漠铁路、第一条盐湖铁路,到世界第一条高原冻土铁路、第一条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再到20世纪我国铁路隧道中最长、最深、最大的隧道——秦岭铁路特长隧道以及我国第一条重载公路三峡快速对外交通公路,这些都饱含着铁一院工作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铁一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超说:“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70年来,科技、人才、创新始终是铁一院攻坚克难的坚实基础。”

  “在中国铁路的建设进程中,铁一院几代人持续接力,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创造出众多核心技术,畅通了钢铁‘国脉’,填补了路网‘留白’。其中复杂艰险山区铁路修建技术国际领先、沙漠铁路修建技术开创行业先河、轨道交通填补多项国际空白,并始终引领了长大山岭隧道的技术进步。”铁一院院长张浩说。

  1953年,沉寂悠长的古丝绸之路迎来了钢铁大动脉。由铁一院总体勘察设计的兰新铁路全长2423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铁路干线。1990年9月,兰新铁路贯通至阿拉山口口岸,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货运以及新疆、甘肃河西地区对外的客运主通道。同时,天兰线、兰新线、宝成线、包兰线等数十条由铁一院勘察设计的钢铁大动脉,穿越千山万水、大漠戈壁,彻底打通了我国西北与西南、华北、东北紧密联系的大通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30年来,铁一院相继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咨询、规划、设计、勘探、监理等工程项目,把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带向了海外。

  铁一院总体勘察设计的西安国际港是中亚及欧洲各国货物到发和中转的集散地和桥头堡,精伊霍铁路是“一带一路”国际运输骨干通道,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构建了新疆向西开放与向东联动的陆港体系……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从“大写意”到“工笔画”,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画卷渐次铺展,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成效显著。

  “我们始终坚持‘强化自主创新、聚焦目标效能、坚持前瞻部署、协同高效发展’基本原则,紧扣‘勘察设计手段革新、新兴业务水平提升、重大工程技术保障’三大主线,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夯实,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不断取得突破,取得一大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创新成果,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黄超称。

  近三年,铁一院获得授权专利714项,其中发明专利133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36项,接触网智能监测等核心技术已形成专利保护群;主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52部;科技成果转让及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签订成果转化合同年均1亿元以上。

  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铁一院牢牢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着眼行业动向和新技术趋势,抢占未来发展高地。目前,铁一院在新型轨道与旅游轨道、新能源与水利水电、生态环保与治理、城市地下大空间开发和TOD综合开发方面均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同时,铁一院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培养了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并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牵引,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向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以新兴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目前,铁一院工程总承包的国内首条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已完成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未来运行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

  黄超表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攻关,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以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交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优秀答卷!”

  “我们将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在智能勘察、智能设计、智慧产业等智慧建造和生产端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持续不断投入,从产业链源头推动绿色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张浩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郑州“工业锈带”变身“文旅秀带”

郑州“工业锈带”变身“文旅秀带”

近年来,郑州市挖掘利用城市故事、特色建筑等资源禀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将工业遗存转换为助力城市更新。

·国资央企聚海南 “各显神通”逐梦自贸港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