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疫情背景下,我国食品工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展现出抵御风险的韧性。与此同时,巨大内需市场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增长和供给模式的转变,促进了食品工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变革,加速了新技术、新方法、新业态的创新应用。
近年来,一批食品产业集群在我国多地崛起,并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探索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也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1至2个世界级食品产业集群。
河北邱县一家面包生产企业工人在生产车间工作。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在壮大县域特色产业中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打造北京食品产业园、东莞食品产业园等食品产业聚集区,相继引进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各类食品企业200余家。2022年,邱县食品产业集群产值达110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食品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记者 朱旭东 摄
探索集群协同发展模式
“集群协同,推动食品工业集聚发展。”前不久,第五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大会上说。
张崇和说,近年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度重视轻工产业集群工作。轻工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占轻工总量40%以上,部分行业的集群产量占全行业总量50%以上。未来几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开展“332”专项工程,推动3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率先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形成超2万亿规模的产业集群第一方阵。
但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产业集群不足50个,年营业收入仅占食品工业总量10%,整体上规模小、数量少,规模最小的不到10亿元。
规模比较大的是山东临沂食品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四川泸州的“中国酒城”,规上企业124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万。位于佛山三水的“中国食品饮料产业基地”,规模也比较大,规上企业186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70亿元,从业人员3.5万。
“食品产业集群为促进就业和地方经济贡献了力量,为食品行业集聚发展作出了示范引领。” 张崇和认为,食品行业五十强企业,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产业补短板、强优势,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1到2个世界级食品产业集群。
通过发展食品产业集群,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张崇和说,2022年,我国研发投入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5%,但食品工业不到0.7%。食品行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两年内研发投入强度提升1%。未来要开发功能食品、特殊膳食、预制食品、特色食品和未来食品;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关键技术难点,实现核心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不断推动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发展。
集群式发展带动食品企业做大做强
《中国轻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3月,全国食品相关产业集群已发展到43个,涉及酿酒、食品综合、焙烤、罐头、发酵、乳制品等行业,遍及全国17个省和自治区,山东省和四川省位居数量前列。
其中,食品综合和酿酒是自2016年以来集群数量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共增加18个产业集群,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其中,既有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中国罐头之都”、四川省“中国(宜宾)白酒之都”为代表的几经复评、历久弥新的产业龙头企业聚集发展区,更有已经声誉卓著的行业头部企业主导形成的产业聚集地“中国啤酒之都·青岛”“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中国黄酒之都·绍兴”“中国醋都·镇江”等。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酿酒规上企业1761家,与2020年1887家相比,数量减少了6.7%,但全行业销售额与效益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表明酒类产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明显,对中国酒业整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水将加快打造千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条从制造向研发、销售两端延伸。”佛山市三水区委书记李军说,2022年,佛山市食品饮料行业实现产值1305.6亿元,而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就实现产值超770亿元,成为佛山打造3000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主攻手。
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经过15年的发展,形成集生产、销售、检测、包装、物流运输于一体的食品饮料特色产业集聚区,聚集了百威、红牛、健力宝、嘉士伯、可口可乐、益力多等食品饮料及相关企业173家。其中,超千万元的企业有46家,饮料与酒制造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占1/3,成为全省首个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全国最大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基地。
四川宜宾正规划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2022年,宜宾市规上白酒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57亿元,同比增长7.5%;利润总额395亿元,同比增长 8.2%。宜宾白酒以产量不到全国1/12的占比,实现全国白酒1/4的营收、1/6的利润。
目前宜宾市已形成以五粮液集团为龙头,49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70余户中小酿酒企业、120余户配套企业组成的集原粮种植、研发、基酒储存、包装材料、罐装、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宜宾市规划到2026年,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500亿级、50亿级以及十亿元级、亿元级企业,基本形成白酒企业梯次化发展新格局。
食品产业集群式发展,也带动了我国食品企业的做大做强。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9000家,占轻工行业31%以上。
加强科创和集群建设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明显改善,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持续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建设,推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张崇和说,建设食品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是我国食品行业与各级政府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特色经济的创新举措,是促进行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
2022年,我国食品行业平稳增长,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9.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利润6815.4亿元,同比增长9.6%。食品行业以轻工业37.4%的资产,实现了40.8%的营业收入,创造出44.6%的利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且重要的贡献。
张崇和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内需市场动力不足,企业利润空间减少,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还不适应,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不够完善。食品行业要主动求变,积极作为,努力推动食品工业行稳致远。
“食品行业发展后劲足,食品工业更具韧性。”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主任于学军说,2022年,食品工业保持整体稳健,实现全年有效增长。今年一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速继续保持10%的两位数增长。
“2022年,食品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与中国经济总体趋势大体相同。食品企业亏损面降到了20%以下,产业主体活跃度保持住了。”于学军说,“与其他外向型行业不同,食品行业一直以来以国内市场为主,但过去的一年,面对世界经济持续走弱,以及疫情的影响,食品产业动能逐渐恢复,国内市场和出口增长,特别是出口交货值的后劲,让我们看到国内外市场双循环的增长潜能。”
“经历了新冠疫情,大量食品线下业态受影响,但食品线上销售增长和社区团购、无人值守销售等等的弥补,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众多品牌和预制食品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困难环境下行业的底蕴和韧性。”于学军说,食品工业的未来在于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食品工业同样需要创新,同时不可摒弃传统。
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我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6.5%,高于同期轻工行业平均利润率1.3个百分点。
于学军认为,随着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双循环后劲增强。预计2023年我国食品工业继续稳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可增长7%左右,利润增长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