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工商银行实现“稳中提质” 2022年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2023-03-31 记者 高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近日,工商银行发布2022年度报告,该行全年总资产增长12.6%至39.6万亿元,营业收入9180亿元,净利润增长3.1%达361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工商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中提质”。

  年报显示,工商银行核心指标持续向好,资产、利润等保持全球大行前列。资本充足率增至19.26%,拨备覆盖率209.47%,稳定在较好水平;资产拨备余额近8000亿元,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不良贷款率降至1.38%,连续8个季度保持下降态势。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9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11.43%;净利息收益率(NIM)1.92%,加大让利实体经济力度并保持在合理区间。总资产增长12.6%至39.6万亿元,营业收入9180亿元,净利润增长3.1%达3610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2年,工商银行把经营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通过贷款、债券、租赁、债转股等工具,累计向实体经济提供全口径资金超6.4万亿元。其中,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4283亿元。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同时,持续调整优化结构,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制造业、绿色、科创贷款规模保持领先,普惠、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创新金融服务供给,优化支付环境,助力消费提质扩容。加大稳外贸稳外资支持力度,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年,该行加强各类市场风险的联防联控,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主动向300多家同业输出风控技术和工具,助力维护金融稳定大局。

  通过推进规划落地、基础工程,工商银行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快实施“扬长补短固本强基”战略布局,公司金融、结算金融、机构金融、金融市场等业务领先优势得到巩固。个人金融、外汇业务、重点区域、城乡联动等战略重点取得新成效,一些潜力板块正成长为新增长点。个人金融资产规模保持领先;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等业务量增幅约5%;工银“兴农通”APP推出当年覆盖县域超过1800个。

  立足于客户优势,工商银行以政务、产业、个人服务(GBC)联动为抓手,接续实施织网补网、资金承接、城乡联动、代发业务、商户营销等基础性工程,推动“大中小微个”协调发展的客户生态加快形成。年末对公客户、结现账户和商户均突破1000万户,个人客户新增1672万户到7.2亿户。协同效应加速显现,全年客户存款增量突破3.4万亿元,再创新高。

  坚持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工商银行制定实施综合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深化机制创新,完善绿色金融管理机制,提升ESG管理效能,促进形成平衡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深化服务创新,推出新市民系列服务方案,首家上线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持续拓展政务、医疗、养老等高频民生服务场景。

  此外,工商银行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新动能,加快数字工行(D-ICBC)建设,推动业务、产品、服务等数字化升级,不断培育新增长引擎。推出手机银行8.0和工银e生活5.0版本,搭建开放式财富社区。个人手机银行客户5.16亿户,移动端月活超1.74亿户,均保持同业第一。升级ECOS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不断夯实技术底座。该行当年新增和累计专利授权数均居国内银行业第一位,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引领同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农业“芯”海外“花开”可期

农业“芯”海外“花开”可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种子走出国门,“扎根”海外。

·增收动力足 农户种粮忙——内蒙古河套地区春播见闻

以项目之“进”撑发展之“稳”

以项目之“进”撑发展之“稳”

开年以来,云岭大地上,国资国企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铆足干劲抢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奏响了全年生产春日序曲。

·“两头在外”何以能“就地开花”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