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农业“芯”海外“花开”可期
重技术强推广 中国种子开拓国际市场
2023-03-30 记者 邵香云 王宁 宋瑞 梁姊 天津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杂交水稻实现稻种海外“育繁推一体化”,惠及世界各地;杂交小麦重大成果破解科学难题,种子销往中亚、南亚地区;花椰菜种子打破国外垄断,批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用于制作番茄酱的加工番茄种子销往美国、东南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种子走出国门,“扎根”海外。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种业“走出去”优势凸显、前景广阔,但从走出国门到“遍地开花”,仍需过关迈槛。

  出海远航:中国种子积极“走出去”

  “新接到来自巴基斯坦的200吨杂交水稻种子订单,我们正加紧组织精选、包装,预计4月初发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三桥连日来忙碌而兴奋。

  作为我国种业创新的重要成果,杂交水稻也率先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

  “2002年,公司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国内外同步发展的思路,从种子出口,到技术‘走出去’,再到境外投资、跨国经营,目前已实现了稻种海外‘育繁推一体化’。2022年,企业出口杂交水稻种子约8000吨,境外‘育繁推一体化’销售约4000吨,重点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江三桥说。

  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杂交小麦被称为“小麦科学的世界难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中心等研究团队率先发现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和材料,并创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椰菜育种岗位专家孙德岭(右)与副研究员牛国保在实验地里调查不同试验组合花椰菜种长势情况。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我国杂交小麦出口起步较晚,但潜力很大。近年来,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地试种后,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昌平说,预计今后5至10年,杂交小麦会像杂交水稻一样,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生长周期短、附加值高。近年来,我国蔬菜种子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种子出口的主力军。

  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的大棚里,一批花椰菜幼苗破土而出,快速生长。“这是我们专门为出口巴基斯坦选育的品种,适合当地高山地区春季栽培。”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孙德岭说。

  作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椰菜品种改良岗位专家,30余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育成20多个花椰菜品种,改变了中国花椰菜优良杂交品种短缺局面。他育成的部分品种出口到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帮助异国他乡农民增收致富。其中,出口巴基斯坦的花椰菜种子已占当地早熟花椰菜种子市场的30%。

  西兰花育种曾是我国的短板领域,如今也实现重大突破。天津惠尔稼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前程说:“我们不断改进西兰花育种技术,缩短育种周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一些新品种不仅在国内受到种植户的推崇,也广受海外市场欢迎。去年,企业向巴西出口西兰花种子超1吨,美国客户的采购量从去年的50公斤扩大至今年的200公斤。”

  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秘书长田伟红介绍,2022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量超过3万吨,出口额2.61亿美元,同比增长4%。水稻、蔬菜种子稳居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规模的前两位。其中,出口量最大的农作物种子是水稻种子,达2.3万吨;出口额最大的农作物种子是蔬菜种子,为1.34亿美元。

  广受好评:农业“芯片”优势显现

  当前,粮食安全成为很多国家的头等大事,也对全球种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部分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也为我国种子抢抓全球种业发展机遇、迎接市场变动挑战提供了充足的“底气”。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多年丰收,口粮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其中,中国水稻、小麦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杂交水稻成功‘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品质有保障,给当地增产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圣忠华说,“近些年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让育种更高效,培育出来的种子质量高,更具市场竞争力。”

  赵昌平告诉记者,目前“京麦”系列杂交小麦的丰产稳产、节水抗旱性、耐盐碱性表现突出,被不少国家誉为当地多年来最好的品种,已经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市场基础。

  高性价比也是我国种业强势破局的“法宝”之一。以花椰菜为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的花椰菜种子垄断了南亚市场,但价格偏高,农户成本压力大。孙德岭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契机,他的团队与天津天隆在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育种、制种、推广各环节持续降本提质。

  “目前,我们种子的品质已经不输国际先进水平,但价格非常实惠。”天津天隆在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包万军说,“以早熟花椰菜品种为例,西方国家的种子在巴基斯坦的销售价格普遍为每公斤3000多元,而我们的只有1000多元,且产量、抗病性不断提升,很受欢迎。”

  这是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的现场。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我们的加工番茄与国际主要品种相比总体差距不大,颜色、硬度等性状更有优势,价格却低50%左右。”中蔬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华佗介绍,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技术,公司生产销售的番茄种子已成功销往东南亚、美国等地,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高性价比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还表现于优质的配套服务中。近年来,在巴基斯坦,一批来自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与当地农户一起试种、做田间调查,他们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了当地合作伙伴的认可。

  “种子卖出去,我们的服务才刚刚开始。”包万军说,通过口口相传,很多客户从最初不了解,到收获信任,再到主动“牵线搭桥”介绍新客户。如今,中国的花椰菜种子在南亚地区已经形成品牌,并成功进入了印度、孟加拉国市场。

  越来越多种业企业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我们已把服务纳入种业发展策略中,以需求为导向,注重用户体验,完善反馈系统,不断优化服务,提升中国种子的综合竞争力。”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说。

  前景广阔:“遍地开花”仍需过关迈槛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尽管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我国种业的产业化基础依然较弱,与国际龙头种业抢夺市场份额的能力仍稍显不足,需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更多市场话语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振宇说,以玉米为例,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目前存在研发力量分散、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对接不系统等问题,急需加强抗旱、抗茎腐病、高产等方面优异种质培育。

  江三桥认为,玉米种子国际化进程较慢,主要由于国内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与周边国家有较大差异,缺乏针对性研发,今后需要重点突破。

  加快种子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也是提升种子品质可行之举。实施种子认证制度,是种业“走出去”的基础。我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启动阶段。全国农技中心种子检验处处长金石桥介绍,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将种业市场监管从单一政府监督拓展到政府监督、企业自治与社会共治,有望成为种业振兴的又一“动力源”。

  “种子质量认证的方向,一方面,实现品种优质化,以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需求,解决消费量问题;另一方面,实现品种广适化,以满足机械化耕种需要,解决推广面积问题。”金石桥说。

  种子品质提升是基础,争夺国际市场话语权还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尝试掌握主动权。在刘华佗看来,很多蔬菜种子在尝试“走出去”过程中,因遭遇检验检疫壁垒无功而返,这一定程度上与我们不熟悉国际种业检验检疫规则与环境有关。

  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秘书长田伟红认为,为应对植物检疫要求增多的趋势,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参与检疫措施和贸易规则制定,争取主动权。

  针对当前国际市场形势,多位种业企业负责人提出,可借鉴欧美大型跨国种业公司的经验,搭建种业“走出去”的产学研一体化商业平台,鼓励企业抱团,避免单打独斗、低效竞争。

  “天津正在探索利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建立种业国际合作创新联盟,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种业企业‘抱团’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以花椰菜为代表的优秀种子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对外合作处处长齐欣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增收动力足 农户种粮忙——内蒙古河套地区春播见闻

增收动力足 农户种粮忙——内蒙古河套地区春播见闻

抢抓好农时,田间耕播忙。又到春播时节,内蒙古河套地区广大农户紧抓天气条件好等有利时机抢播小麦,确保小麦早出苗、出好苗,促进良田增产、农民增收。

·农业“芯”海外“花开”可期

以项目之“进”撑发展之“稳”

以项目之“进”撑发展之“稳”

开年以来,云岭大地上,国资国企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铆足干劲抢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奏响了全年生产春日序曲。

·“两头在外”何以能“就地开花”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