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从维护好广大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推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制度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严厉打击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行为。
近期,阜阳市颍州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500万以上的贷款诈骗案。2022年12月份,平安普惠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向颍州警方报案,据颍州警方介绍,2020年至2021年间,被举报人卢某及其团伙网上串联寻找“白户”,以报销来回机票、包吃住为由,将他们骗至诈骗窝点,随后线下造假授信,对不具备借款资质的人员进行包装,骗取贷款后按比例分成,并教唆相关人员不用还款的方法。
据交代,该团伙骗取金额高达500余万元,涉案“白户”涉及9省、市,共计20余名。这些被蒙骗的“白户”,许多因无力偿还贷款,征信受损,最终成为“老赖”。
事实上,对于伪造资料骗贷并恶意投诉、恶意逃避债务等问题,近年来多地多部门持续加强打击力度。这类黑产早已是金融行业一大弊病。一些不愿意还款的客户勾结所谓“中介代理机构”,以向金融监管部门恶意投诉等为由,对当事金融机构进行“索赔”,牟取不正当利益。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与公安部门合作,打击这类涉嫌非法获利的行为。在这次打击的经验中,平安普惠阜阳分公司与地方警方通力合作,成为把“金融黑产组织”连根拔起的重要保障。
清朗的市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于金融企业而言,自身切实落实反诈工作外,也要多方联动,共筑金融消费者保护网。近日,平安普惠在“清朗打黑”主题消保工作交流会上介绍了消保工作经验:目前打击黑产主要以诈骗、信息泄露等名义作为打击核心点,帮助客户做好取证;与监管机构保持积极沟通,推动各项政策在机构落地;联动外部专业律所提高消保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