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运促司指导、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下称“中专协”)主办、六棱镜(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六棱镜”)等协办,在京召开了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会。当日下午,为更好地落实启动会会议精神,由中专协指导、六棱镜主办的国家专利导航数字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发布与战略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对导航平台下一步建设的方向和思路作出了明确部署,工信部、中科院等领导对于专利导航工作需求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需求和建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中国移动、六棱镜等作为地方政府、导航基地、导航机构代表分享了专利导航经验,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企业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全程参与。
携手各方共推数字化、一体化国家导航平台建设
15日下午,由中专协指导、六棱镜主办的“国家专利导航数字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发布与战略发展研讨会”,邀请了产业、经济、科技、金融、人才与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家,以“数据导航产业、资本、技术与人才要素融通”为主题,结合活动发布的成果基础及主题演讲内容,对建设国家专利导航数字化服务基础设施暨综合服务平台研提意见。
中专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维野在会上表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批复精神以及卢鹏起副局长对平台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协会将携手合作各方伙伴,从以下四个方面,共同推进数字化、一体化的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是“搭平台、建机制、造生态”,构建纵横联动、多元互动的全国专利导航服务工作体系;二是“立标准、建规范、树标杆”,规范引领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与专利导航服务基地高质量建设;三是“促创新、强研发、供服务”,筑牢自主安全可控的专利导航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四是“云课堂、聚师资、育人才”,加强专利导航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利导航专业化服务水平。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在致辞中提出,多年来专利数据的应用一直存在着一些瓶颈性问题,制约着专利导航理念的普及以及专利导航机制的落地。一是产业专利分析结论单一、空洞,不能很好的支撑政府园区中宏观决策;二是多源数据获取成本高、难度大,产业专利数据的更新效率和实时响应需求的能力不足,限制了很多需要短时间内需要提供决策支撑场景的效能发挥;三是懂产业、懂技术、懂专利、懂政策的复合型分析人才匮乏,与精准的创新决策需求不匹配等等。这一领域的市场化服务机构与国外头部机构相比仍有巨大差距,迫切需要真正自主安全可控的行业龙头机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带动整个专利大数据决策应用的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中专协组织开展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据了解,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是强化国家知识产权局“按产业领域加强专利导航”职能发挥的核心载体,是促进国家“十四五”专利导航工程高质量实施的枢纽平台,是引领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高水平发展,促进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六棱镜作为平台技术支持方和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紧扣各级政府决策需求和国家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建设基本准则,支撑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任务扎实推进,筑牢自主、安全、可控的专利导航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以数据导航产业、资本、技术与人才要素融通,加快促进平台生态的塑造,提升专利导航服务效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盈创动力战略投资六棱镜
会上,成都高新区高科集团盈创动力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入股六棱镜,双方将携手推动中国万亿级科创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产业链智能决策、智慧招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企培育与知识产权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奋进国际数字科创产业高端。
成都高新区作为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由管委会下属国有独资公司成都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打造了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该公司立足科创金融,延伸企业服务,建设三位保障的一体化系统平台,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服务、盈创学社辅导与产业孵化五大服务有机融入全生命融资路线图中,布局建设全国领先的一体化科创金融服务平台。截止2022年底,累计为116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710亿元;累计为530余家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超110亿元;助推100余家中小企业改制上市;为2.8万余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超5万次投融资增值服务;打造“科技金融大厦”与“中日联合创新中心”两大产业专业物理载体共计7.5万平方米,提升区域产业聚集度。
六棱镜是国内领先的数字科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推动中国万亿级科创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产业创新发展安全领域国产化替代的头部企业。2020年1月公司总部注册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研发总部位于北京市总部基地,2021年11月完成天使轮融资,2023年2月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拥有在职员工120余人,硕博比例35%,研发人员占比65%。公司主要通过融合产业、企业、知识产权、投融资、论文、人才等多维数据资源,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AI算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发了大科创垂直行业的数字化底座TIBase,将产业链创新发展决策、智慧招企引智、科技金融、科企培育、技术研发、高价值专利布局与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营等场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与产品将传统服务模式大幅提质增效。
会上,六棱镜创始人兼董事长耿德强发布了TIBase大科创数字底座暨系列数字科创服务产品。六棱镜依托资深行业专家团队对科创服务领域多维数据融合应用与AI算法研发的深刻理解,关联融合了产业、企业、知识产权、投资并购、科技文献、人才等多维数据资源,集成开发了大科创数字底座TIBase,并基于TIBase数字底座迭代研发了系列数字科创服务产品——全球产业科技情报分析系统(PatNavi)、AI知识产权官(AIPO)和科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模型数据库(PIData)。
六棱镜数字科创研究院院长武伟在会上发布《从IP到IPO 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本之路》报告,围绕顺应全球创新趋势,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和经济大变局的历史纵深,分四个篇章分享了对专精特新成长路径的认识和把握。一是聚焦未来产业的关键变量,从50项前沿技术创新全景中找到那些超前卡位的专精特新,星星之火必将燎原;二是聚焦“百十万千”的梯度培育,从“小巨人”的大数据寻找专精特新科创属性的“最大公约数”,按图索骥,精准培育;三是聚焦上市之路的内修外治,从上市知识产权与风控合规审核问答指引专精特新的精细管理;四是聚焦资本市场的创新溢价,正相关性和信息披露是知识产权在资本市场的一体两面,专精特新要借“市”腾飞需要处理好这两对关系。
此外,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教授胡建发表了题为《数智化平台赋能武汉理工知识产权管理》的主题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尹振涛发表了题为《专利大数据决策洞察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主题演讲。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原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以及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4个部委智库,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6个高校院所,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央企的产业、经济、科技、金融、人才与知识产权等领域的30余位资深专家出席会议,针对“数据导航产业、资本、技术与人才要素融通”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宝贵建议,以更好推进导航平台未来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促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