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交所官网显示,由于上海鸿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晔科技”)主动申请撤回,深交所发布了终止鸿晔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在此之前,深交所已对鸿晔科技进行过问询,重点关注了公司的创业板定位、财务内控、资金流水问题。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期(指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1-6月)内,鸿晔科技经营业绩稳健增长,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却在不断流出。此外,鸿晔科技还频繁出现财务内控不规范的行为,例如资金拆借、转贷等。
创业板定位被问询
据招股书介绍,鸿晔科技专注于军用无线通信领域射频及频率电子元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信号收发与处理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跳频滤波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电子元器件。
作为一家拟冲刺创业板的公司,其创业板定位自然备受关注。深交所要求鸿晔科技逐项列表说明公司核心技术和主要产品的发展历程,主要技术壁垒、同行业其他企业掌握情况,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是否属于行业内通用技术或必要技术,公司主要产品与可比公司产品是否同质,核心技术在获取客户订单方面的主要作用,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三创四新”的具体体现,公司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从发展历程来看,2008年至2012年,鸿晔科技处于起步探索期;2013年至2015年处于应用拓展期;2016年至2018年处于技术积累期;2019年至今处于快速增长期。鸿晔科技称,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主动创新、积极探索产品升级方案和新产品研制技术。目前公司拥有近20个系列、500种型号产品,产品可灵活重构适配于各类型通信电台,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高度定制化指标要求。
从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报告期内鸿晔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58.42万元、1105.76万元、1270.20万元和498.1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4%、11.20%、8.28%和11.86%。报告期内其核心技术对应的产品收入分别为6029.54万元、9835.63万元、15226.72万元和4194.9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71%、99.60%、99.20%和99.86%,2019年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58.91%。因此,鸿晔科技认为自身完全符合行业定位。
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鸿晔科技核心原材料二极管、晶体、芯片与阻容感均需由海外进口。对此,监管层要求鸿晔科技说明,相较于公司,上游的核心原材料、主要加工设备等在产业链上是否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公司是否对上游材料和设备存在重大依赖。鸿晔科技称,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但公司在采购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的过程中,不涉及主要向一家原材料制造商和设备制造商采购的情形,也不涉及限制采购的情形。
财务内控不规范
尽管鸿晔科技对自身的三创四新能力自信满满,但在财务内控方面却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
例如报告期内,鸿晔科技共进行三次会计差错更正。造成上述会计差错的原因包括奖金未及时足额计提、存在长期资产分类错误等。鸿晔科技表示,公司上述会计差错更正不存在故意遗漏或虚构交易、事项或者其他重要信息;不存在滥用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操纵、伪造或篡改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等情形。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8月,鸿晔科技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被全国股转公司处以“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2022年4月,公司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姜伟伟、总经理梁远勇占用公司资金未及时披露,被全国股转公司处以“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此外,2020年3月,鸿晔科技在实施2019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出现超额分派情形,被全国股转公司处以“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除此之外,2021年鸿晔科技向关联方上海鸿代平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鸿代平”)拆出资金395.58万元,其原因竟是财务人员操作错误,不慎将资金打入关联方账户;2021年公司与重庆亮金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交易,收取资金943.14万元,此次交易亦是财务人员操作失误。因为深交所要求鸿晔科技说明2021年两次财务人员操作失误的具体情况,公司是否设置不相容岗位隔离,是否执行复核和审批程序,财务人员是否具备胜任能力。
鸿晔科技解释称,2021年末,公司为尽快回笼资金,在“中企云链”业务经理推荐下,向深圳市商票圈科技有限公司所设立的“商票圈”平台进行票据贴现融资。公司财务经办人员及贴现前审批人员均误认为商业承兑汇票在该等平台贴现的模式与“中企云链”等平台相同,故而造成失误。2021年末,公司子公司淮安鸿晔军通科技有限公司向母公司申请拆借395.58万元。由于公司财务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公司将上述款项转至上海鸿代平账户。
经过核查,鸿晔科技此次IPO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公司历次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2019-2020年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影响较小,未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也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2021年度两次操作失误均具有一定的偶发性,未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存在侵占公司财产,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已对报告期内相关财务内控不规范行为进行了整改。
多次发生资金拆借行为
记者发现,监管层对鸿晔科技的资金流水情况也非常关注。报告期内,鸿晔科技曾频繁与关联方发生资金拆借和往来,与供应商存在转贷、配合资金占用情况。
因日常流动资金需求,2020年5月,鸿晔科技向姜伟伟、梁远勇和苏州帕特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借入495万元、180万元和250万元;同年11月,公司向姜伟伟、梁远勇分别借入资金100万元和100万元。2021年6月,公司向姜伟伟和梁远勇分别借入200万元和150万元;同年7月,公司向姜伟伟和梁远勇分别借入100万元和180万元。
针对上述不符合内控制度要求的行为,鸿晔科技称,公司已及时清理关联方资金往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述资金占用及备用金已经全额归还;对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加强关于关联方资金往来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关联方资金往来管理;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采取多种融资渠道满足资金临时周转需要;公司制定或修订了《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等制度,对资金管理、关联交易及审批、决策权限、履行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此外,报告期内为满足日常研发和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鸿晔科技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江川路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闵行支行和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申请贷款,上述银行贷款中部分款项支付给公司供应商G后,供应商G将相关资金返还公司,金额合计391.12万元,构成转贷行为。针对上述情况,鸿晔科技也进行了系列整改。
记者还注意到,报告期内,鸿晔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08.53万元、9875万元、15348.93万元和4200.58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61.66%和55.43%;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3.25万元、4252.71万元、7176.06万元和1730.30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54.46%和68.74%。
但在鸿晔科技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却不断流出,报告期内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49.45万元、-962.79万元、-635.74万元和-2328.77万元。鸿晔科技表示,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可能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