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深圳全市就业人口规模达1248.01万人,其中异地来深务工人员达997.1万人。为推动来深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发展,深圳市多措并举,积极作为。
2017年,中央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后,深圳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深圳市促进技能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30余个,涉及技术工人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让来深务工人员有更多制度支撑。
2021年,深圳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城市,开展“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试点工作以来,深圳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方案和试点方案,重点在思想引领、技能提升、队伍壮大、权益保障等四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据了解,深圳市总工会畅通来深务工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探索形成了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导、以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为平台、以“圆梦计划”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为激励的“五位一体”的产业工人队伍培育体系。今年5月,经深圳市建设工会授牌,深圳市特区建工学校成立“雷铁正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也是深圳市总工会正在不断探索推动的“农民工-产业工人-工匠人才-反哺回馈社会”的产业工人转型蝶变培养体系的缩影。
“在深圳就业压力大、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来深务工人员提升了技能,就等于提升了薪酬与职业未来。”深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赖美霞是深圳村田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的主管辅佐,曾获2017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她表示:“2021年,通过深圳市‘圆梦计划’,我从高中学历变成了专科学历,圆了大学梦。也因此,我有机会从基层员工一步步成为主管辅佐。”
据统计,深圳市总工会实施的“圆梦计划”,14年来累计资助2.06万名职工圆了大学梦,职业技能培训受惠职工近50万人次,送教上门讲座惠及近185万人次。(申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