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5亿元 隆平高科2021年净利同比下降46.12%
2022-04-28 记者 张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隆平高科(000998.SZ)4月26日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3亿元,同比增长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44.74万元,同比下降4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8亿元,同比下降836.37%。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隆平高科因计提大额资产减值、营业成本增加等影响,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均下滑,扣非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公司期内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50亿元,这是公司自2000年上市以来单次计提的金额最高的资产减值损失。

  图:隆平高科资产减值损失情况 资料来源:Wind

  营业成本增幅远超营收增幅

  隆平高科主要从事农作物高科技种子及种苗的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杂交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蔬菜瓜果种子、小麦种子、食葵种子、杂交谷子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及综合农业服务等,其中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蔬菜种子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

  从收入结构来看,水稻种子、玉米种子是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分产品看,水稻种子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减少6.19%,毛利率为29.38%;同比减少2.46个百分点。玉米种子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增加2.74%,毛利率为31.21%;同比减少8.4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营业成本为23.03亿元,同比增加13.96%,远超营业收入增幅。

  年报显示,从产品分类看,公司营业成本构成为水稻种子的主要材料、蔬菜瓜果种子的主要材料及玉米种子的主要材料。其中,水稻种子的主要材料成本为8.16亿元,蔬菜瓜果种子的主要材料成本为9789万元,玉米种子的主要材料成本为5.82亿元。

  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1.29%,同比增加0.9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方面,公司销售费用为4.24亿元,同比增加10.87%,主要系公司加大营销推广力度,试验/示范/展示费、广告宣传费增加;管理费用为3.64亿元,同比增加4.46%,主要系报告期内职工薪酬增加;财务费用为1亿元,同比增加34.35%,主要系本期汇率波动导致产生与美元借款相关的汇兑收益同比减少、美元借款利息支出同比减少;研发费用为2.08亿元,同比增加7.88%,主要系报告期内试验/示范/品种选育费、科技成果使用费等增加。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资产减值金额为4.50亿元,占公司当期净利润的比值为-235.89%,主要系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这笔大额资产减值对公司业绩产生了拖累。

  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4.44亿元。分品种看,水稻种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7亿元,玉米种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0亿元。

  图:隆平高科2021年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为18.8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3.43%;相较于2021年初同比减少4.33%,主要系报告期内集中清理去库存。

  从库存来看,水稻种子库存量为8.18亿元,同比减少32.74%,主要系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小品种集中清理去库存;玉米种子库存量为4.67亿元,同比减少24.20%。杂谷种子销售量及生产量均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谷子价格较高,加大营销力度,增强品牌优势,公司扩大生产。

  隆平高科表示,行业整体库存仍处于高位,种业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各种业公司均面临消化库存的压力。如果存货不能及时消化,不仅会导致公司费用增加,为持续经营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而且会出现种子转商风险。

  东兴证券发布研报称,隆平高科逐步整合水稻业务,成立了亚华水稻事业部以强化内部协同,同时持续改善自身库存状况,集中展开了水稻小品种清理去库存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公司逐步提升内部管理协同能力,清理库存轻装上阵,有利于公司提升自身经营效率,进一步增强行业竞争力。

  对于2022年的经营计划,公司表示要重点开展把主业增长放在首位、布局前瞻性技术,完善育种创新体系等多项主要工作。目前公司已拥有隆平生物、杭州瑞丰、华智生物等技术平台,转基因育种、分子育种已初获成果。下一步重点在玉米转基因制度建设、育种体系、生产管理方面构建体系化的产业能力,做好商业化开发准备。

  此外,隆平高科同日披露2022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隆平高科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6.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5.85万元,同比增长3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77.25万元,同比减少50.79%。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直击环境监测干扰、造假现象

直击环境监测干扰、造假现象

记者梳理以往通报案例发现,环境监测点遭遇干扰,数据造假花样百出,成为多年来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顽疾。

·警惕一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表面风光”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新时代,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天津国企在改革创新的“春天里”前行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