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2021年全国夜间买药人数净增4000万 “24小时药店”一年增4倍实现送药到家
2022-01-21 来源: 咸宁新闻网

  你在夜间买过药吗?在众多社会服务中,夜间用药成为人们最关注的夜间社会服务之一。近年来,各地相关行政管理机构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商家上线夜间送药平台、发展24小时药店,提供夜间送药服务,推动解决“夜间买药难”问题。

 

 

  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21年中国夜间用药年度观察报告》,报告基于2021年全年的监测数据,对中国夜间用药市场持续追踪。报告显示,线上药店发展迅猛,夜间用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夜间线上用药市场规模为291.0亿元,2021年上升38.5%达至403.0亿元。国内夜间用药市场服务需求持续提升,将进一步推动行业供给的发展。

  报告指出,日渐成熟的中国外卖送药平台,成为解决夜间用药问题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一年的发展,在美团买药“小黄灯”计划等24小时药店惠民工程的推动下,线上24小时药店数量增加、夜间买药配送速度更快、服务保障更加成熟,用户知晓度有了较大提升,夜间买药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夜间生病不再忍,夜间买药服务人数新增4000万

  报告显示,2021年初调研时,61.2%的用户在夜间生病时首先选择“忍”;而在2021年末,该比例下降至52.1%,2021年末全国范围内夜间买药服务的用户数在与年初相比增加约4000万人,越来越多用户的夜间用药需求从未被满足到被满足,夜间生病不再靠“忍”。

 

 

  夜间买药难题的缓解主要得益于夜间送药服务的快速发展。报告显示,夜间送药服务的使用渗透率在各线级城市普遍呈增长态势,至2021年末全国夜间送药服务使用渗透率为8.4%,供给层面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报告分析显示,在多项民生服务计划的帮助和促进下,夜间的营业药店数量增多,配送服务也持续完善,其中一、二线城市的夜间送药普及率更高;结合夜间用药用户知晓度数据来看,各线级城市的夜间送药使用渗透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原本知晓夜间用药人士也愿意尝试夜间送药服务。

  市场下沉,中小城市用户享受更多便利性

  在用户群体方面,各类人群都有夜间用药需求,并逐步向中青年群体集中。数据显示,30岁以下用户占比由年初的70.1%缩小至  40.4%,31-40岁的用户群体占比扩大至48.5%;从城市分布看,三线城市及以下线级城市地区用户占比达35.7%,  较年初增长9.5%,市场下沉趋势明显。

 

 

  在用户知晓度方面,三四线城市增速十分明显。调研数据显示,相比年初,夜间送药服务用户知晓度有较大的提升,达到55.0%。不同线级城市用户知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下沉市场的知晓度增长更快,三线城市用户知晓度增速为14.5%,四线城市及其他地区知晓度增长率达22.7%。

  报告指出,得益于“24小时药店”惠民利民工程的实施,全国各地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用户享受了更多便利。未来,夜间买药服务有望持续向下沉市场渗透。

  服务完善,全国24小时药店数量从2000家增至8000家

  为进一步解决24小时药店供需不均的问题,互联网公司纷纷投入民生服务建设,为大众提供送药上门服务。2021年6月,美团买药携手药店、药企共同发起买药“小黄灯”民生服务计划。该项目将推出流量倾斜、夜间运费补贴等五大措施,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中小城市扶持更多24小时药店,为用户提供药品送药到家的服务。

  此外,饿了么推出全天候极速社区送药服务,骑手全天24小时配送,每单24分钟送达;京东到家目前入住的线下药店,超过1.5万家,京东到家还计划为全国近40座城市的超10万家线下药店输出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1年2月,全国24小时药店仅为近2000家;截至2021年12月,该数字拓展至近8000家;在地区分布方面,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24小时药店数量最多,占比超过56%。

 

 

  报告指出,在外卖送药平台的助力下,商家线上订单稳定性问题显著改善,有效提高了商家24小时营业的意愿。随着送药上门服务的运营时间不断向深夜延长,24小时药店将会获得更利好的营业环境,有助于推动夜间送药服务在供给侧和物流侧的发展。日渐成熟的中国外卖送药平台,开始成为解决夜间用药的重要参与者。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在全球健康服务市场中具有开创意义。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一头热一头凉” 部分高科技产品遭遇市场困境

“一头热一头凉” 部分高科技产品遭遇市场困境

调研发现,一些高新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大受欢迎,但在国内市场上却表现不佳甚至屡屡碰壁。

·国产机器人成长快速“堵点”待解

央企一揽子举措力保2022年“稳中求进”

央企一揽子举措力保2022年“稳中求进”

近期多家央企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划定2022年改革发展重点。

·业绩连续三年高增长 中粮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