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坚持原创训练框架SenseParrots以确保技术发展路线到自建超算中心;从最早将AI技术应用到美颜、短视频等App到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文旅景点、博物馆相结合;从2017年与本田进行自动驾驶技术合作将中国原创技术出海到近年用AI支持海外抗疫,商汤科技始终坚持对AI技术的长期战略布局。
根据招股书,2018年到2020年,商汤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49亿元、19.16亿元、24.54亿元,2021年上半年更是达到17.72亿元,三年半已经累计投入近70亿元。
商汤科技在科研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实力。自成立以来,在各项全球竞赛中已获得70多项冠军,发表了6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并拥有8000多项人工智能专利及专利申请。
据招股书,一直坚持做原创前沿研究的商汤科技,此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的60%将用于投入研发。
坚持投入AI基础建设
招股书披露,商汤科技历史总融资金额为52亿美元;其主要投资人包括软银、春华、银湖、IDG、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上海国际集团、赛领和鼎晖等。
那么商汤长期的研发投入,到底收获了什么?招股书中用很多篇幅,介绍了商汤专有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包括其算力层(AI芯片及处理卡+AIDC+AI传感器)+平台层(模型生产+训练平台+数据平台)+算法层(算法工具箱+开源框架),简而言之,商汤在多条战线上研发的技术积累,最终汇聚成为AI大装置。
AI大装置解决的就是AI模型的工业化量产问题。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的研发人员每人年均生产的商用模型数量从0.44提高到3.45并继续提高到了5.24个,效率提升了11倍。以往几周才能完成的开发,现在可能缩短到几个小时。
近几年,商汤的毛利率从2018年的56.5%飙升至2020年的72.1%,从整个行业来看,其实是远超行业其他公司的水平,商汤招股书中也将此归功于AI大装置带来的规模效应对研发效率的提升。
AI赋能百业加速推进
今年在广州悦汇城,曾发生过这样令人惊叹的一幕:周身呈现由淡蓝向白色渐变颜色的冰雪巨龙由远方而来,盘踞在悦汇城上方盘旋游走;商城内部飘满了漫天晶莹剔透的六角冰花;浅蓝色的冰雪城堡漂浮于商城之中,城堡之下,还有游动的海豚……
这样的画面,是由商汤科技在与越秀集团联手的项目中,利用AI+AR技术实现的。该技术驱动商业零售与虚拟现实结合,使现场的人群体验到了充满奇幻氛围的沉浸式的创新消费体验。
事实上,这只是商汤科技利用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和SenseMARS火星混合现实平台进行技术商业落地的项目之一。
SenseCore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拆解和碰撞,深入挖掘潜在价值,打破认知和应用的边界。而SenseMARS火星混合现实平台,则融入了多项AI及MR的技术和能力,可在多种系统平台和终端设备上实现极具沉浸式的虚实融合视觉效果和互动体验。
以这两项基础设施为支撑,商汤科技在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能汽车领域开展了多项商业化落地项目,服务于商场、文旅、城市管理等方面。
除了广州悦汇城项目之外,水立方AR平行乐园、与B站共同打造的MR虚拟体验馆等,都是商汤科技依托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和SenseMARS火星混合现实平台进行的一系列商业落地案例。
从招股书中也可以发现,商汤对元宇宙的布局已经取得成效。SenseMARS软件平台内含超过3500个AI模型支持全新的元宇宙体验。截至2021年6月30日,SenseME及SenseMARS累计赋能超过4.5亿部手机及200多款手机应用程序。
在强大的底层技术的驱动下,商汤科技AI“赋能百业”的目标正在加速推进。 (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