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证监会将深入推进证券期货行业开放
2020-11-24 作者: 孙翔峰 来源: 上海证券报

11月23日,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表示,证监会将深入推进证券期货行业开放,中国商品期货国际化品种范围不断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开放也在加快推进。中国证监会将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和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0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昨日举行,焦津洪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他认为,在目前背景下,加强中新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经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首先应持续完善跨境投融资制度,优化和拓展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落实QFII、RQFII新规,放宽投资范围;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完善ETF互通机制;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的渠道,拓宽期货期权品种,满足境外实体企业和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需求。

其次,深入推进证券期货行业开放。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多家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1家外资全资期货公司,以及1家外资全资基金管理公司获批。同时,证监会也将继续支持中国优质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再者,不断深化中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研究推出中新ETF互通的可行性,为两地投资者提供跨境投资新渠道;继续加强中新监管和执法合作,互换监管信息,共同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焦津洪表示,近年来中新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合作成果亮点纷呈。在中国证监会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监管合作框架下,中新双边跨境投融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互设和金融人才交流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焦津洪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加坡金融机构已在华参股了4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新加坡星展银行在华设立控股证券公司的申请也已获批,目前正在筹备开业;另有24家和33家新加坡机构分别获得了QFII和RQFII的资格。与此同时,新加坡也成为中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目前,已有2家中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新加坡设立了一级子公司,并获得了新加坡资本市场牌照。

此外,证监会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创造中新合作的新机遇。证监会提前取消了证券、基金及期货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QFII、RQFII新规和配套规则也在11月正式生效实施;同时,商品期货国际化品种范围不断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开放也在加快推进。

“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开放,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的投资渠道和日益丰富的投资及避险工具,也必将进一步促进中新资本市场的合作。”焦津洪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石家庄焦化行业去产能被指“一刀切”

石家庄焦化行业去产能被指“一刀切”

记者调查中发现,石家庄市在进行焦化行业去产能过程中,非法产能5年间迟迟未关停,合法产能却被“一刀切”式关停。

·热钱涌入引"虚火之忧" "中国芯"如何浴火新生

国资国企改革“深圳样本”

国资国企改革“深圳样本”

40年来,深圳国有经济比重不大,但却在提升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撬动作用。

·中航集团助力昭平脱贫打出“组合拳”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