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砥砺奋进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南京江北新区:砥砺奋进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2020-06-24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网

  6月24日,江北新区成立五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并介绍了江北新区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据介绍,江北新区聚焦“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积极投身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投等主要指标实现翻番,综合实力位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6位。

  国际一流创新“策源地”加速崛起

  创新是新区最鲜明的底色、最内在的基因。五年间,新区通过深化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合作,引进、孵化533家创新型企业,创新要素加速向新区集聚,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累计签约新型研发机构超过100家,研创经济在新区加速成型。

  这缘于新区集聚了高端、极具竞争力的创新资源。剑桥大学建校800年来首家海外的科创中心在新区开建,亚洲最大基因测序基地在新区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新区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的创新名城,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在支撑城市建设方面的路径,通过促进城市治理智慧化、厚植城市创新发展氛围等,构建多要素、综合创新的城市生态系统。目前,新区正加速建设“121创新社区”,进一步升级产业孵化、人才引育、幸福生活、科技服务等功能,以创新型社区建设带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两城一中心”千亿地标再“拔高”

  新区坚持把产业动力、人才活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稳定器,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的战略使命,进一步聚焦聚力“两城一中心”建设,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打造“两城一中心”千亿地标。

  “芯片之城”,短短三年时间集聚了华为鲲鹏、航天信息、华大九天等企业超600家、产值超500亿;“基因之城”集成超越,“一谷一园一示范”汇聚世和基因、基蛋生物、南微医学等企业800余家、产业规模近1000亿;“新金融中心”乘势而上,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等200余支基金,5000亿元资本规模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高层次人才的快速集聚进一步为产业发展助力“催化”。江北新区成立以来,先后引进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6名中外院士团队,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超过5000人,吸引大学生、留学生、高层次人才数量均位居省市前列,助力“两城一中心”千亿产业地标再“拔高”。

  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动能

  江北新区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大部制、综合性、扁平化”的机构设置,是新区实现“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保障。2019年4月,新区在“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街道体制改革,推动街道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工作模式由条线零散式向块状集成式转变,将资源下沉到百姓身边。

  去行政化、全员聘用的体制,培养了一批能闯、敢干的干部。5100余项省市行政管理权限的有效承接,集中审批的全力推进,综合执法的有效监管,实现“新区事新区办”,成为“放管服”改革的样本。从“网格+网络”的社会治理,到增强自主能动性的平台改革,推动新区加速形成“小政府、大服务”格局,越来越多的人才和企业将新区作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集聚了发展澎湃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土壤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2017年8月,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高标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绿色直通审批模式,加快推动“信用承诺制”“区域评估”“证照分离”“不见面审批(服务)”等改革落地见效,不断刷新着国家级新区的“江北速度”。截至目前,新区直管区新增企业33298家、新增注册资本3527亿元。

  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3550”改革的基础上,新区率先提出并实现了“2330”改革目标。证照分离是国家级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特色之举,新区自2018年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后,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535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清单之外无审批,让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监管更严。

  此外,新区还实行“承诺即办、容缺可办、代办帮办、自助办理”,提供全功能服务模式,材料节省近60%,审批效率提升近90%,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走过五年磅礴征程,奋进五年未来之约。新区将以高标准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导区为引领,加速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创新之城、未来之城、幸福之城、开放之城。到2025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达到6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地标产业达到3000亿元规模;全力冲刺国家级新区四强,推动新区能级再跨越。

  ——创新之城更出彩。在以“121”创新社区为代表的研创经济方面,新区将在总量上成规模、在质效上成突破、在影响上成声势。力争经过五年努力,集聚新型研发机构200家以上,质效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值再上台阶,集聚创新型人才10000人以上,以创新质效争一流的硬气,敢亮剑、善冲刺,在全国国家级新区、开发园区中跻身第一方阵,让创新之城品牌常青。

  ——未来之城更融合。聚力打造一座可阅读、能漫步、有品质、存温度的国际化新城,成为代表南京参与全球未来竞争的第一主城、第一先锋。通过五年的努力,让新区成为精雕细琢的精品之作、传世之作,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条河流都成为未来城市的表达载体,舒展出一幅“一城山色满城秀,湖光倒影水清浅”的生动画卷。未来,新区将做到“三个只增不减”:城建投入只增不减、产业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确保新区未来之城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幸福之城更宜居。未来五年,新区将重点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年新增人口中年轻人比重要达到六成以上,大学以上人口占新增人口比重一半以上。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让民生的“奶酪”同步,使新区群众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转变,出行能够“一站式直达”。更加注重新区群众的幸福体验,让新区成为集时间、空间、层次于一体的生活场景体验区。

  ——开放之城更开阔。未来五年,新区将以自贸区成为全国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为机遇,使南京自贸片区成为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地,年新增市场主体10000家以上,在探索推进现代化建设中“闯”出一条发展新路,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闯”出一片广阔天地,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江北现象”和代表江苏引领全球创新的“中国方案”。(沈杨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云端广交会:“中国担当”激发世界贸易新动能

云端广交会:“中国担当”激发世界贸易新动能

第127届广交会仅用两个多月便实现整体移至“云端”,并以多个创新呈现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贸易网上盛宴,以实际行动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

·出口企业逆境突围有待迈过“三道坎”

“追风逐日”走出转型升级新路

“追风逐日”走出转型升级新路

作为国家电力工程服务行业的“国家队”和“排头兵”,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在一系列新能源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追风逐日”,走出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翼龙无人机通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