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重大项目等加快落实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稳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重大项目等加快落实
新兴产业等再迎发展机遇
2020-06-08 作者: 记者 李志勇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为聚焦“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各地近期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实。尤其是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投资的重点,并加大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力度。

北京市日前公开推介了100个重点项目,涵盖5G等共计11个重点领域,项目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近日也正式开工,而根据规划,沪苏浙皖一市三省今年共计划实施一体化重大项目1390项,总投资达7.81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955项,总投资5.61万亿元,新开工项目435项,总投资2.20万亿元。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陆续按下了促投资的“快进键”,尤其是针对重大项目建设,包括民生领域补短板、新兴产业开拓新动能等方面,都成为了聚焦的重点,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今年前4个月,四川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0多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29.6%。今年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项目共有700个,计划总投资超过4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超过6000多亿元。

在各地持续加大力度,开启新一轮投资高潮的过程中,新兴产业投资成为其中一个亮点。例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规划中,包括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项目近260项、总投资近万亿元。广州市今年450多个重点项目中,有近四分之一的项目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有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年计划投资近800亿元。北京市也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基地、5G数字城市等近40个项目,总投资近360亿元。

对此,中信建投认为,新兴产业是潜在市场增速最大的领域,而且涉及范围较广,是政策推动的主要方向,也是内需发力的重要选项。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以及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将是市场的重点。

在大力度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同时,新一轮投资热潮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力度吸引社会投资进入。北京市日前公开推介的100个重点项目中,有42个重大民间投资项目,计划引入民间资本近580亿元,占比超过50%。有82个项目计划通过PPP、合作开发等股权投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占比超过82%。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报告显示,基建投资将是2020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未来,我国基建投资仍有较大的发力空间,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专家表示,新兴产业能够拉动新兴消费形态和新商业业态的不断产生,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未来,会大大提升投资对宏观经济拉动产生的乘数效应,更重要的是未来所衍生出的消费端整体的创新爆发。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新兴产业是基于技术进步所发展起来的,拥有比传统产业更强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影响的产业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可以更好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新兴产业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传统产业的低成本低效益路径,而是以技术领先形成高附加价值,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煤炭产业链复工复产“步调失调”

煤炭产业链复工复产“步调失调”

记者近日在煤炭生产大省山西走访了解到,3月以来,山西省的煤炭生产运输行业快速复工复产。然而,受下游市场恢复较慢等因素影响,煤炭全产业链复苏仍面临库存和价格剧烈波动、进口煤冲击等关键隐患,亟待化解。

·地方政府朝令夕改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大型园区“瘫痪”

国机重装的退与进

国机重装的退与进

6月8日,国机重装重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时,距其前身二重重装主动退市已过去五年。五年间,国机重装通过扭亏脱困与二次创业,回归良性发展轨道,连续四年实现盈利。

·中铁二局:奋进70年勇当“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