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脱贫离不开产业带动。近年来,宁夏西海固大力推动产业扶贫,摒弃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得一方水土能“富养”一方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动产业从小打小闹向规模化发展;搭上电商快车,优质农产品跨越大山飞向千家万户。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如今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风生水起,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生态劣势变优势
西海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囊括了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和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贫困县区。除了西吉县,其余8个县区已全部脱贫摘帽。
过去受山大沟深、气温偏低、干旱缺水等自然条件限制,西海固百姓在地里刨食却温饱难足。近年来,西海固摒弃过去“逆天而为、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立足地方资源禀赋,从劣势中寻找优势,草畜、冷凉蔬菜、枸杞等特色产业崛起,实现了“县县有特色,村村有产业”。
泾源县兴盛乡兴盛村的建档立卡户于福俊这几天正在拾掇新牛棚,去年卖牛纯收入6万元,今年他准备贷款扩大规模到30头。2016年以前他家主要靠种十几亩小麦和玉米维持生存,“以前种地不仅难糊口,还要倒贴钱,遇到旱年颗粒无收,家里至少要囤够3年粮才安心。自从政府扶持我养牛,地里种成青贮玉米,年年挣钱买面吃。”他说。
泾源县位于六盘山南麓,和宁夏南部山区大多数地方一样,耕地少山地多,春季旱秋雨多。“泾源县年均气温只有6摄氏度,不适宜种植小麦等作物,但非常适宜肉牛生长。”泾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波说,近年来泾源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引入安格斯和西门塔尔高端肉牛,去年全县肉牛饲养量16万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6.2万亩,全县75%以上的建档立卡户养牛,人均增收近2000元。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劣势变资源优势的生动实践也在上演。这里年平均降雨量普遍只有200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常年干旱少雨,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病虫害少却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一些贫困县区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大力发展硒砂瓜、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产业,使干沙滩变为一片“金沙滩”。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安置了23万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而来的移民,虽然有扬黄灌溉,老百姓还是习惯性地种小麦和玉米。据红寺堡区水务局测算,种植传统作物亩均最高纯收益200多元,但种植高效节水葡萄和设施蔬菜,亩均纯收入可达1700元和5000元以上,还能省30%的用水。
通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等,现在红寺堡区酿酒葡萄、枸杞和黄花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6万亩、5.6万亩和8万亩。去年红寺堡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9800多元,特色产业贡献率就占比46%。
西吉马铃薯、原州区冷凉蔬菜、彭阳红梅杏……特色产业成为西海固贫困县区的一张张亮丽名片,菌菇、芦笋等新兴产业还在不断涌现。实践证明,顺应气候、趋利避害,从被动承受变为主动作为,也能走出一条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背靠大树好乘凉”
过去西海固老百姓只管种养不管销,不仅效益低,抗风险能力也差。近年来,西海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育苗、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形成,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盐池县的滩羊产业就是典型案例。盐池滩羊品质好,但产量低、受市场环境影响大,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情况时有发生。盐池县大水坑镇新泉井村的李自新对2015年的滩羊行情还记忆尤深:“羊肉价格比养羊成本都低,养得越多越赔钱,好多养殖户赔得只能转行。”
工人在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生产车间内加工滩羊肉。记者 贾浩成 摄
但短短5年时间,盐池羊肉价格就从每公斤30元提高到目前的60多元,每年饲养量稳定在300万只左右,还迈向了全国高端市场,这种“逆袭”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截至目前,盐池县培育龙头企业18家,发展滩羊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近500家,辐射带动农户1.98万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近60%。2017年盐池县组建宁夏盐池滩羊集团,以全县74个贫困村为重点,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与6000多户养殖户签订订单养殖协议,其中近一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们已经累计订单收购盐池滩羊160万只,每只羊还补贴农户30元。”宁夏盐池滩羊集团董事长金建仁说,这在保障养殖户稳定增收的同时,推动了滩羊标准化生产,实现优质优价。记者在宁夏盐池滩羊集团公司看到,每只羊在宰杀后要采血进行基因检测,80%以上符合滩羊基因位点的,才能进入流水线加工。
“签订了收购协议,根本不愁销路,也不用担心羊肉市场价格不好,我就专心养羊,滩羊的等级越高价格越好。”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建档立卡户鲁永胜养了500多只羊,去年纯收入10万元。
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西海固各县区还通过多种模式,将单老户、双老户、兜底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到产业发展中,拓宽增收渠道。例如泾源县借助闽宁产业基金,为全县237户兜底户托养肉牛,每年户均可稳定分红4500元;隆德县引进人造花制造等适合弱劳动力的轻工业,建设扶贫车间,解决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就业问题。“有土”和“离土”产业发展的成果正在惠及越来越多贫困户。
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优质农产品如何卖出去?这是地域偏远的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西海固地区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跨出大山销往全国,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走进吴忠市同心县“大美同心”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展销中心,枸杞、圆枣、八宝茶、小杂粮……各类农特产品包装精美。借助闽宁协作,去年11月厦门“来三斤”电商平台在同心县成立分公司,搭建“大美同心”消费扶贫电商平台,整合同心县龙头企业、合作社近30家,上架了180多款农旅特色产品。“推广效应很明显,目前已累计接到6万笔订单。”来三斤(同心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峰说。
“大美同心”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模式,构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运营模式,每个站点都有线上门店,“掌柜”可以帮村民线上销售家里的农产品,目前已辐射10个乡镇38个村。“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互联网带进农村,把农村带进互联网,让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挂职同心县委常委、副县长郑永璘说,平台今年还将帮助同心县销售2亿元农特产品。
目前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虽然“触网”,也仍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对此一些地方转变思路,锁定机关单位、大型国企等特定客户群,通过工会系统集中采购,找到了稳定销路。
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近几年龙王坝村整合本村及周边村子的农特产品,注册“龙王坝”商标并成立电商平台,但销量一直不理想。今年4月龙王坝村农产品入驻中国农业银行的电商平台,一个月销售额达到110万元。“超过了我们自己平台前两年的销售额,带动作用特别明显。”宁夏瑞信龙王坝生态文化旅游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建鹏说。
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近两年农村电商的发展“筑巢引凤”,越来越多人才“活水”涌入乡村。28岁的返乡大学生马彦伏在“大美同心”负责网络运营,2015年他和几个小伙伴从北京回到宁夏创业,但因缺乏资金失败。“大美同心”成立后,心灰意冷的他们重燃梦想:“这个机会不可错过,乡村电商刚起步,发展前景广阔,我想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记者许晋豫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