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集团:用包容打败偏见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首页 >> 正文

潍柴集团:用包容打败偏见
2020-01-15 作者: 记者 陈灏 济南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潍柴的并购让博杜安有了新的发展,现在我们有了更大的愿景!”在法国博杜安动力公司副总经理莫兹眼里,这家百年企业走出困境的命运转折点,就是被潍柴集团收购。

  博杜安是一家老牌高端船用发动机生产企业。2009年因海运萎缩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被潍柴集团收购。但中方团队第一次走进博杜安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掌声,而是嘘声——在傲慢和偏见的驱使下,一些工人打出横幅明确表示“不欢迎”。

  潍柴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质疑。

  当着博杜安所有职工的面,潍柴团队郑重承诺:不裁减职工、不转卖企业,利用潍柴在发动机领域的积累,帮助博杜安走出困境、实现双方共赢!在职工们将信将疑的眼光中,这笔收购总算落地。

  并购完成后,潍柴说话算话:将博杜安作为重要产业拼图,与国内形成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的协同,使博杜安走出连年亏损的困境。

  “我们是来建设的,不是来‘杀鸡取卵’的。”曾被派驻博杜安两年的潍柴动力副总裁任冰冰曾反复向员工解释,博杜安的发展是双方的共同目标。

  潍柴为博杜安注入精细化管理,对落后的生产流程进行再造,曾经20多年没有开发新产品的博杜安,并购后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莫兹说,并购后的博杜安保持了原有的高端品牌形象,重塑了成本和特色的竞争力,产品年销量是并购前的近20倍,从一家小企业跃升为业内顶尖企业并实现盈利,员工收入也水涨船高。

  时至今日,博杜安的老朋友们仍常与任冰冰联系。她说,当年反对潍柴入主的员工们,现在对潍柴满怀着感激之情。

  类似的故事,不止一次在潍柴的海外并购中上演。在包容和共赢的目标之下,解除偏见的被并购公司,也由被动合作转向主动合作。

  潍柴集团执行总裁孙少军介绍,潍柴收购德国林德液压时,德方股东特意在合同中禁止潍柴将技术带入中国。

  潍柴投资8000万欧元,将林德在德国的年产能由15万台液压件提升至25万台,并为林德制定“进入全球前两名”的战略愿景。此后,德方主动提议在华合资建立分公司。

  从收购博杜安开始,潍柴10年来在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收购了法拉帝、凯傲、德玛泰克等多家产业链相关企业。这些企业在被收购时几乎都处于亏损中,但潍柴按照“战略统一、资源共享、独立运营”的原则,推动了被收购企业的“翻身”,实现了共赢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城市商圈分化:有的成打卡地,有的说“我很难”

城市商圈分化:有的成打卡地,有的说“我很难”

以“城”营商,以“文”活商,以“人”兴商,已成为部分城市重点商圈深度挖掘消费潜力的突破口,跨界融合、流量经济、全时消费等消费新趋势明显。

·拆违攻坚:一场做减法的基层治理持久战

“高铁第一股”开启铁路资产证券化大潮

“高铁第一股”开启铁路资产证券化大潮

京沪高铁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标志着我国铁路资产资本化、证券化、股权化实现了重要突破,国铁企业直接融资迈出重要一步,铁路资产有望迎来上市潮。

·小鸭集团:“小鸭”也能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