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骏马奔腾勇向前 壮美北疆尽欢歌
——新中国70年内蒙古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9-10-22 作者: 记者 于长洪 张云龙 任会斌 张丽娜/呼和浩特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方沃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辽阔壮丽,资源富集。

  这更是一方热土:各族干部群众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奋进。

  翻身解放离旧苦,改革开放踏新程。与新中国70年共荣,内蒙古自治区不断筑起成就的大厦:

  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2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约595倍;

  原煤、煤制天然气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稀土新材料、多晶硅等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牧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5.3岁,比1949年的19.6岁翻了近两番;

  2013年以来累计减贫142万人,贫困人口减至15.2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06%;

  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草原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新时代,内蒙古各族群众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努力将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套马手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白马繁育基地的草原上套马。记者 任军川 摄

  从“手无寸铁”到钢铁洪流 云腾草原“新”力澎湃

  轧机轰鸣!一块火红的钢坯在包头钢铁集团万能轧钢生产线上逐渐延长,2分35秒后被轧成一根高铁钢轨。

  2007年以来,包钢支撑了国内近1/3的高铁钢轨需求,近期又研发出性能更高的第三代稀土钢轨等产品。“高铁是中国的‘名片’,我们有信心让它跑得更快更稳!”包钢工程师乌云达来自豪地说。

  岁月沧桑,旧貌新颜,包头仅是内蒙古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光回溯70年,当时内蒙古仅有一些铁器作坊,买个马掌还得跑半天。作为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包头生产了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下线了世界最大电动轮矿用车,挤压出国内首根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

  “羊煤土气”被称为内蒙古经济的象征。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仅有4家小煤矿,年产量仅35万吨,油气开发是空白,发电容量不足1万千瓦。

  “都知道脚下有煤,却挖不出来,更烧不起。”家住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太兴村的郅文琴今年95岁,她回忆说,旧社会老百姓守着“煤海”,夜里只能用篝火、油灯照明,冬天捡柴草烧火取暖。

  是新中国建设的热潮,加快了内蒙古资源能源开发,让内蒙古逐步崛起为北疆的一块发展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更是跳出简单“挖煤卖煤、挖土(稀土)卖土”的粗放发展模式,调结构、转方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煤田变‘油田’,已非天方夜谭。”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经理王建立兴奋地说。该公司拥有全球首条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生产线,所产的柴油、航空煤油等油品质量明显高于石化产品。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近年来,内蒙古紧跟能源技术革命趋势,抓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市场机遇, 引导企业走转化增值之路,已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2018年底煤炭转化率突破38%。

  “30年前,内蒙古用羊绒羊毛‘温暖全世界’,15年前,内蒙古用煤炭‘温暖全世界’,在新时代,我们将用现代能源‘温暖全世界’。”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龚明珠说。

  工业亮眼,农牧业也很“醒目”。70年前,全区粮食产量仅为18.5亿公斤,牧民吃粮靠返销,2018年则达到355.3亿公斤,是6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去年,牲畜年末总头数达到7279万(头)只,比1949年末增长6.5倍;年产牛奶700多万吨、肉类250多万吨,牛奶、羊肉、羊绒等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伊利、鄂尔多斯、蒙牛等成为耀眼的名片。

  更引人瞩目的是产业转型升级,使古老草原与崭新时代同步。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一个个新产业、新业态开枝散叶,多元发展、多极支撑使内蒙古前进动能“新”力澎湃。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上海证券交易所……2015年以来,先后有68家网络巨头和大机构、大企业用户入驻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全国性数据中心。形成“南贵(贵阳)北乌(乌兰察布)”格局,内蒙古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承载能力已居全国第一。

  从风沙肆虐到绿锁“黄龙”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燃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往年风沙肆虐的景象,81岁的“治沙名人”高林树记忆犹新。

  高林树家住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位于库布其沙漠的东南缘。“当时,绿色在父母心中最珍贵,就给我起了这么个名。”他感慨地说。

  官井村曾经的处境,是内蒙古生态状况的普遍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群众积极开展草原建设、风沙治理,涌现出“牧区大寨乌审召”等众多生态建设典型。然而,受发展理念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未能走出“边治理边破坏”的困局,生态形势日趋严峻。

  鄂尔多斯市林草局局长韩玉飞说,最多的一年,当地竟出现沙尘天气82次。

  内蒙古的生态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还关乎“三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着力建设生态文明。

  还草还出“碧绿”。内蒙古拥有13.2亿亩草原,占全国的1/5多,是全国最大的天然牧区。自治区通过全面实施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制度,引导农牧民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使全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稳定在44%。

  禁伐禁出“浓荫”。自治区成立之初,森林覆盖率仅为7.73%,去年底已提高到22.1%。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佰山颇为自豪地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多年来,大兴安岭林区“砍树”逐步转向“看树”,至去年底共新增林地1.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83个西湖的面积。

  治沙治出奇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已建成长350公里、宽3公里-20公里的林草带,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形成长191公里、宽0.5公里-1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沿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也营造出长长的锁边林……如今,内蒙古境内的沙漠扩展势头受到遏制,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等五大沙地的生态显著改善,沙化土地已连续多年“双减少”。

  从1986年栽下第一棵树起,高林树先后绿化荒沙5000亩,村民们也跟着栽树治沙,目前官井村绿林萦绕、庄稼成行,林地已经超过19万亩。

  生态建设要世世代代干下去,成千上万个“高林树”式的库布其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已累计治理荒沙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荒沙3200多平方公里,创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世界奇迹。

  近几年来,内蒙古更是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努力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

  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第三大湖岱海、黄河流域最大湖泊乌梁素海的治理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湖泊水质和湖区生态都呈改善态势,湿地面积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改善的同时,农牧民通过生态农牧业、沙草产业、旅游业等提高了收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在“改革先锋”廷·巴特尔的带领下,坚持草畜平衡,减羊增牛,少养精养,不仅草场休养生息得到恢复,牧民们的收入也由2002年的7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8800元。

  从互不往来到守望相助 石榴籽般抱在一起

  前不久,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呼和陶勒盖嘎查在发展党员时,蒙古族党员一致同意推荐一名汉族小伙。这个有120多户农牧民的嘎查,蒙古族占90%以上。

  70岁的蒙古族老支书巴雅尔芒来说,汉族有手艺,会种地,蒙古族会养牛放羊,大家互相帮助,现在家家户户既会种地,又搞养殖。“谁能干选谁,从没有考虑过民族之别。”

  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曾是陕甘宁边区的组成部分和北方门户。20世纪40年代,党在城川镇一带进行过民族自治的实践。

  “这里是蒙古族聚居地,当年受民族分隔和大汉族主义影响,蒙汉等民族互不往来,隔阂很深。”鄂托克前旗政协副主席于国强说,党在这里领导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蒙民自治区,促进了民族交流,改善了民族关系,此后民族团结日益成为动人的风景,民族间守望相助成为共同维护的传统。

  确实,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千百年来民族隔阂和民族不平等,在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大草原人畜两旺,生机勃勃。

  这些广为流传的“一家亲”故事令人感动:为建设包钢,白云鄂博的蒙古族群众让出敖包圣山;为发展航天事业,额济纳旗的蒙古族牧民三迁家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遭遇饥荒时,蒙古族牧民敞开胸怀接纳来自南方的3000多名孤儿,用自己舍不得喝的牛奶、米粥喂养他们长大成人;连续为蒙古族妇女接生,汉族女医生李敬秋累倒在产房里;西乌珠穆沁旗汉族牧民王贵海把贫困蒙古族牧民接到家里帮助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各民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民族团结促大发展。全区人均GDP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20元增加到68302元,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13803元。“各族儿女始终与国同梦、发愤图强,紧紧拧成一股绳,创造了翻天覆地的辉煌巨变。”自治区副主席、赤峰市委书记段志强说。

  民族团结促大进步。如今,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比例均超过其人口比例;如果想看蒙中医,85%以上的苏木乡镇和社区服务中心都能满足。

  和衷共济70载,而今扬帆再起航。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500多万草原儿女紧密团结,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从含苞待放到百花争艳 草原文化繁荣发展

  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曾有一个又一个少数民族打马走过,留下璀璨的文化印迹,共同缔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蒙古族短调民歌与汉族的爬山调结合,诞生了漫瀚调;借鉴汉族评书形式,用蒙古语说唱历史故事,形成乌力格尔。在内蒙古,伴随着民族相亲,文化也逐渐相融,形成了兼具多民族特色的文艺形式,这些文艺形式又为各民族同胞搭建起交流沟通的桥梁。

  为了让草原文化更繁荣,内蒙古70年来不断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

  2009年,乌审旗出现了一股“马头琴热潮”,当地政府开始推广马头琴普及活动。29岁的塔娜是当地第一批接受培训的马头琴教员,她见证了马头琴的“重生”。她说:“我们第一批30名教员深入学校、农村、牧区传授马头琴演奏技艺,将马头琴普及的星星之火播撒到基层。通过学校课程、老年大学、社区文化活动等形式的学习,目前全旗已经有8000多人会拉马头琴了。”

  伴随着文艺的不断繁荣,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也在日益完善。20世纪50年代初,全区仅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74个,发展到现在,公共图书馆达到117个、文化馆120个、博物馆185家,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人均拥有图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异彩纷呈,为群众奉上各种“口味”的视听盛宴。乌兰牧骑被称为“红色文化轻骑兵”,自1957年成立第一支乌兰牧骑至今,内蒙古草原上共有75支乌兰牧骑。2018年,仅乌兰牧骑就完成惠民演出7000余场。“法治乌兰牧骑”“巾帼乌兰牧骑”“铁路乌兰牧骑”“小小乌兰牧骑”等业余乌兰牧骑队伍,成为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服务人民群众的新生力量。

  内蒙古的文化不仅要让草原人民了解,还要在世界舞台上唱响,让更多国外观众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先后派出300多个文化艺术团组5000多人次,分赴40余个国家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推出“欢乐春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文化周”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

  700多年前,旅行家马可·波罗通过游记第一次将中国呈现在欧洲读者眼前。700多年后,来自内蒙古的民族舞台剧《马可·波罗传奇》来到马可·波罗的故乡意大利,在米兰世博会“内蒙古主题活动日”上演出。

  草原文化在拥抱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升华。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内蒙古也在加大草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推进“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项目、基里尔蒙古文出版译制项目、纳荷芽中蒙出版交流工程等“走出去”工程建设。

  人相亲心相连,内蒙古的文化是在各少数民族相亲相交的过程中融合而成的。各民族守望相助,守护了内蒙古文化的繁荣,更守护了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

  由不满20岁到超过75岁 盛世草原人增寿

  盛世草原,喜庆相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消息让人振奋:据测算,内蒙古牧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5.3岁,比1949年的19.6岁翻了近两番,70年间增长55.7岁,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水平和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牧民增寿的一个佐证,由已故歌唱家布仁巴雅尔拍摄的影集《呼伦贝尔·万岁》收录了近百张百岁老人的照片,其中超过一半是各族牧民,敖鲁古雅使鹿部落鄂温克“山林女儿”玛利雅·布在2016年拍摄时已有115岁。

  1949年前,广大牧区疾病丛生、人畜共难。与牧民平均寿命只有19.6岁相伴的,是两个不堪回首的数字:孕产妇死亡率2000/10万和婴儿死亡率4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铺开草原健康的画图。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内蒙古卫生服务长足进步,至2018年末,包括23个牧业旗在内,自治区基本实现每个苏木有卫生院、每个嘎查有卫生室,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0.47/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3.77‰,天花、脊髓灰质炎、肺结核、大骨节病、克山病等曾肆虐草原的病魔,近年都销声匿迹。

  十八大以来,牧区健康事业有了“升级版”。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工程巩固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疫苗的全过程可追溯,保证疫苗安全接种;“少盐、少油、少烟、少酒”日渐成为牧民生活方式的主流,明显提升生存质量。

  “牧民人均预期寿命很快将超过76岁,追上自治区的平均水平,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形势,为牧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自治区卫健委主任许宏智说。

正在进行高速综合检测的列车行驶在呼张高铁乌兰察布市境内。新华社发(唐哲 摄)

  从一穷二白到脱贫摘帽 快马加鞭奔小康

  为吃喝犯愁、为看病犯愁、为孩子上学犯愁……20世纪,内蒙古农村牧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曾一度达到6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7%,太多人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沉重的贫困人口压力,内蒙古党委、政府在全区范围内迅速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随着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积极实施,贫困面逐步缩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等一系列精准扶贫工程在内蒙古大地上迅速推进。

  随着一卷70米刺绣长卷徐徐展开,一只只五颜六色的花蝴蝶,好似扑闪着灵动的翅膀,飞现眼前……近日,已经脱贫摘帽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170余名农牧民,创作出绣有7000只蝴蝶的刺绣长卷,感恩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并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代钦塔拉嘎查65岁的阿拉坦其其格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刺绣产业扶贫车间等扶贫举措脱了贫。她利用一个半月时间绣了100只蝴蝶,接入7000只蝴蝶刺绣长卷之中。“健康扶贫治好了我的心脏病,扶贫车间让我一年收入1万多元,现在我和老伴还享受了低保兜底,生活无忧,全凭国家的好政策。”她感激地说,“我绣的蝴蝶多是红色,祝愿祖国母亲未来红红火火!”

  阿拉坦其其格和科尔沁右翼中旗的脱贫故事仅是内蒙古扶贫攻坚的一个小小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57个贫困旗县已经有37个脱贫摘帽,5年减贫141.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1.06%,31个国贫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5570元增加到10965元,年均增长10.2%。

  这70年,是内蒙古大地蒸蒸日上的70年。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8万元,马背上的民族开上了小汽车、奔上了小康路,农牧民群众从土窑洞、白毡包搬进了砖瓦房,有的还住上了小洋楼。过去的“老三件”“新三件”不再是富足生活的标配,宽带互联网、智能新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天的内蒙古,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各族群众的日子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更加红火起来。

  拥有最湛蓝的天、最清爽的空气、最明澈的水、最灿烂的阳光,还有最幸福的笑容,草原儿女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

  (参与记者:王靖、魏婧宇、李云平、朱文哲、哈丽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中小房企上演“求生之战”

中小房企上演“求生之战”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小企业倒闭的情况并非2019年首次出现,2014年曾有2000家房地产企业关门。房企破产数量被关注,显示出市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担忧。

·小小医保卡“跑通”长三角

中国化学工程加速海外布局

中国化学工程加速海外布局

这家央企带动了中国技术、标准、装备、制造的“出海”,目前正加速朝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的世界一流企业进发。

·全国最大超级电容有轨电车线路空载试跑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