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恭城何以“功成”?
2018-12-07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隆冬时节,记者冒着北方的寒气来到温润的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走进这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建设区。我们在数百年的古村落见证了完备的沼气和污水处理装置,穿越千亩柿子林行走在清澈的茶江边,聆听当地干部村民谈果树种植,谈垃圾处理,谈古村落保护,谈文化传承……言谈中折射人文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几天时间里,我们深深感受到,茶江两岸的人民对可持续发展的真切理解和务实行动。

恭城新貌。资料照片

  位于广西东北山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不沿海、不沿边,八山一水一分田,多年未通高速公路和铁路,一度是国定贫困县。长期以来,农户靠养猪或养鸡,在高山种玉米、低洼种水稻维持生计,村民们的生活在贫困线下。经济收入来源的匮乏让人们不得不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山上的树木越砍越少,土地越种越贫瘠。

  面对生态环境的每况愈下,近30多年来,恭城终于痛下决心,从立法治理、建设替代能源、发展生态产业等方面“立体呵护”,成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为保护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打下了坚实基础。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生态饭”,年人均纯收入从1983年的265.8元,提高到2017年的11880元。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荣誉纷至沓来。

  恭城为何能一直保持“绿色定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入列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下,回望恭城之路、梳理恭城经验,或许会带给我们启示与镜鉴。

  制度保障“荒山重绿”

  大树砍完砍小树,小树砍完割树苗,树苗割完挖树兜……这曾是恭城县大部分群众每年都要做的事,大家必须要收集生火做饭的木柴。那时候,村寨周围的山是光秃秃的,时常会发生两个人为了抢一丛灌木而争吵;河流是贫瘠的,河道两旁堆着顺势倒下的腐烂水果。

  封山、设卡、禁伐,巡逻、守山、护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个“硬道理”摆在那:煮饭就要烧火,烧火就要砍柴。据林业部门统计,彼时,恭城森林砍伐以年均2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深山林区推进。

  洪灾、旱灾、虫灾……大自然的报复不期而至。《恭城县志》载:1961年-1989年,干旱平均两年发生一次,1988年-1989年,先后连续两个45天滴雨不降,新街、土陂、五福等村颗粒无收。

  “当时不少村庄周边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山泉开始断流,不少地方出现了山体塌方。”恭城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义军介绍,二十世纪90年代初,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劣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开始组织各村各寨封山育林。

  经过休养生息,山上开始逐渐变绿,但全县放养的3万多只山羊却让植被面临威胁。根据有关标准计算,每只山羊每年至少要吃掉10亩以上的石山草木嫩叶,这意味着每年共有约30万亩石山地区因养羊而使封山育林工作成果付水东流。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自治县人大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2001年审议通过了《恭城瑶族自治县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放养山羊的规定》,这为保护恭城的森林资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装。为了巩固这一成果,恭城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保护林地坡地植被的通告》、《关于在全县范围内禁伐阔叶林的通告》、《恭城瑶族自治县关于在全县范围内禁止开垦林地坡地的规定》。

  法律的力量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更让个别打山上树木“主意”的不法分子有了敬畏之心,恭城的生态环境终于能够“喘一口气”。

  恭城县县长黄枝君说出一组“绿色大数据”: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83.26%;现有生态公益林100万多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6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1.76%;林业用地绿化率96%,道路、河流、城乡居民点“四旁”绿化率均在95%以上。

第八届瑶族盘王节暨第五届梅山文化节。陈小英 摄

  沼气触发“生态立县”

  精准立法从源头堵住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但却让山区群众陷入了“不愁没米下锅,只求有柴做饭”的困境。如果不解决群众生火做饭的燃料问题,立法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为解决“有米下锅、无柴烧火”困境,恭城开始大规模推广沼气池。“点灯不用油和电、烧饭不用煤和柴”的沼气,触发了当地“生态立县”的探索。

  县里决定,在黄岭村搞“沼气代柴”试点。但是,山歌好唱难起头。建第一座沼气池,远比想象的艰难得多。推广员挨家挨户动员,把沼气的好处说了个遍,也没人愿意“吃螃蟹”。关键时刻,当过生产队长的黄光林站了出来。“沼气是个好东西。1975年,我就试过。但技术不行,没搞成。别的地方能搞,为啥我们不敢搞?现在有了技术员,又有政府支持,一定搞得成!”

  日夜加班,屡败屡试,不到一个月,沼气池建好。头炮打响,啥事都好办。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全力推广。缺水泥,政府给;缺资金,政府补;缺技术,送培训。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簇簇蓝火,陆续在恭城大小村寨点燃。

  用得久了,黄光林和乡亲们发现,沼气带来的“福气”,远不止做饭、照明那么丁点。烟熏房变净厨房、茅厕坑成卫生间,恭城将沼气池建设与农村改厨、改厕、改水等相结合,让农村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乡亲们还发现,用沼液、沼渣浇树,果子结的又大又甜又多。“有了沼气,不用砍柴,解放了劳动力。一些群众在房前屋后搞种植,增加收入。‘用农家肥种果好吃又好卖’理念,慢慢有了市场。”恭城县能源办副主任曾华说。

  “猪粪、牛粪入池产气,沼气入室做饭、照明,沼渣、沼液进果园。”陈义军介绍,总结群众经验,县里乘势提出“一池带四小”(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发展思路;后又提出“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战略。

  在我国,农村沼气发展,几起几落,在恭城却热度不减。曾华揭秘说,是因为既有“续招”,又有“变招”。恭城的沼气池,已升级迭代到“5.0”版。作为县里沼气池建设的发源地,黄岭村建了个沼气博物馆,展示1代至5代的模型。30多年来,造型从“方、大、深”到“圆、小、浅”,排渣从手动到自动,用气从只能即产即用到可以贮存使用,恭城的沼气池越变越实用。

  近年来,恭城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各家各户散养的猪越来越少。一些沼气池,开始“吃不饱”,使用率日渐降低。

  经过摸索,公司化运营模式开始推开:政府引入沼气服务公司,公司与大型养殖场合作,把农户沼气池进料、出料、维护“全托管”了,农户只管刷卡用气就行。

  一举数得:户用沼气原料不足、规模养殖场排污难、规模种植业有机肥缺乏等难题,迎刃而解。“我们不是为建而建,而是真正把沼气池做到极致,连起了农户的生产、生活。真正让百姓从中获益,沼气才有生命力。”陈义军说。

  曾华介绍,1983年以来,恭城沼气建设稳步推进,历经起步、发展、提升、创新四个阶段。全县人口不到30万,已累计建设沼气池6.78万座,入户率高达89.6%,居全国第一。

第八届瑶族盘王节暨第五届梅山文化节。陈小英 摄

  一口沼气池,效益有多大?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关小菊算了一笔账:一座户用沼气池,年产气约300立方米,可节约薪柴2吨,相当于每年保护5亩森林;产沼肥12.5吨,相当于复合肥1.5吨。

  黄枝君介绍,大力发展沼气取得的效果十分深远。沼气池的建设让村民告别了世代使用的旱厕,改善了人居环境,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现在农村的群众大多都用沼气来生火做饭,摆脱了历史以来上山砍柴的需求,让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休养生息。而且沼液可以作为果树的肥料,为贫困村村民发展产业节约了一笔开支,也助力了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生态就是“金字招牌”

  不久前,一家中国500强企业数次登门,投资2亿元的养殖项目,却被恭城婉拒。理由简单但过硬:其分布式养殖的排污方案不过关。

  为生态而“舍弃”,在恭城并不鲜见。2012年,一个投资上亿元的铅酸蓄电池项目,有意落户恭城。“县环保局调查认为,这是东部沿海转移过来的落后产能。第一次洽谈,我们就投了反对票。”县环保局副局长刘继慧说。

  生态环境变好了,并不意味着大家的经济生活也能得到改善。守着青山绿水却吃不上饭,这不是党委政府愿意看到的局面,只有脱贫致富了,才能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彻底摆脱对自然的索取。

  “不顾生态搞发展是‘竭泽而渔’,不顾发展抓生态是‘缘木求鱼’。”县委书记邓晓强说,30多年实践,恭城立足实际,摸索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之路。

  “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富集资源,靠大项目、大工业,不实际。”县政协主席唐寿元说,这些年来,恭城历届班子埋头发展“富民产业”。

  恭城的环境、气候、土壤等,适宜种柿子、椪柑、沙田柚等水果。以沼气为链接,恭城通过“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全力发展水果种植。

  “遍地开花的沼气池,为恭城水果发展打下了基础。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人均水果面积、产量、收入均居广西前列。我们还获评‘全国农业(水果)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水果)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先春说,“恭城脆柿”“恭城柿饼”都是广西著名商标。

  农产品,开始姓“工”。小小的月柿,被“吃干榨尽”,开发出柿饼、果脯、柿馅饼、柿叶茶、柿果酒、柿子醋等系列产品,远销韩国、加拿大、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地。

  未进红岩村,先入月柿林。登上观景台,举目四望,但见整个村寨被满目绿色环抱。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农家别墅,依水而建。白墙青瓦,掩映青翠之间。至村口,便闻流水潺潺。两岸,修竹林立,垂柳依依。风雨桥,滚水坝,更有黄澄澄的柿子枝头低挂。

  不是节假日,游客仍不少,无不惊讶于这里的美。“这哪里是农村,比公园还公园!没污染、纯天然、原生态,来值了。”广州游客曹长荣一行6人,一进村就掏出手机拍个不停。

  处处青山绿水,村村果树成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当地顺势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种植月柿闻名于外的红岩村成为3A级景区,正在申报4A级景区。社山村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红岩、黄竹岗等一批村屯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村民们吃上了“生态旅游饭”,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莲花镇宣传委员陈林介绍,2003年,有山有水有柿园的红岩村,开始县里“富裕生态家园”试点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了农家别墅68栋,配套客房300多间,开办农家乐50多家。

  从“宰只土鸡、炒个青菜,不懂向客人收多少钱”,到“用WIFI引客、上网打广告”,10多年来,红岩村旅游越做越顺,越做越旺。

  坐在自家别墅前,村支书朱培铭格外自豪,红岩的风景、风情、风俗都能“变出钱”:吃月柿、逛柿园、打油茶,400多人的小村庄,每年涌进20万观光客。原生态、有特色的乡村游,让乡亲年人均进账超万元。“从‘卖果’到‘卖风景’,农旅结合,让红岩、北洞源、社山等一批‘开门见果树,绿水绕村宅’的村寨,都吃上了旅游饭,果园变公园、农家变旅馆、农民变老板。”县委宣传部李振杰说。

  “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通过举办桃花节、月柿节,既有田园风光又有民族风情的恭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2017年高铁站上下客总量达183万人次,全年旅游人数增长50.2%,旅游消费总额增长47.7%,旅游业实现量质双提升。

  昔日“三位一体”,已升级到“沼气+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五位一体。一系列重量级荣誉实至名归:“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2015年11月6日,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会议在恭城召开。生态美、百姓富的“恭城经验”得到各方点赞。

  看中恭城的“生态金招牌”,中国国电集团、汇源果汁等大型企业纷纷进驻。

  随着贵广高铁的开通,生态恭城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邓晓强介绍,未来,恭城将全力打造生态养生城,创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强力发展大旅游、大养生、大文化、大流通,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如今的恭城村寨,干净平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清澈的河水缓缓流过村旁,阳光穿过枝叶照耀着红瓦白墙。游人们乘坐竹筏行进在河面上,绿水青山白鹭,如同一幅清雅的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群众富裕了,摆脱了对大自然的索取,生态环境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梦想得以实现。”黄枝君说。

  1984年至今,恭城历经11任县委书记、9任县长,换届换人不换思路,一张生态蓝图绘到底,从未发生“前人种果,后人砍树”的情况。新领导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接着前任“添柴加火”。就像接力赛一样,既接好棒,又跑出彩。不玩变法做加法,每届有每届的亮点。

  恭城人嗜饮油茶。这种用茶、姜等捶打煮制的原生态汤食,新出炉,热气腾腾,茶香四溢。但初尝时,一口苦、二口涩,多喝常喝,才能慢慢品出妙处。回望恭城久久为功的生态之路,何尝不是如此。

  (本版稿件由陈宝玖、方家喜、谭彥、刘先春、李振杰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高铁内需”效应显现 提速面临三重掣肘

“高铁内需”效应显现 提速面临三重掣肘

业内人士建议,“高铁内需”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如能去除束缚,让高铁“经济引擎”提速,这一潜在市场将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

·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冒进 监管叫停

一家老国企的大国桥梁梦

一家老国企的大国桥梁梦

从横跨张家界大峡谷的玻璃桥,到挺进深海的世界最长连岛高速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中建六局续写着中国桥梁建造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个混改样本的15年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