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构建开放型经济促共同发展
2018-11-12 作者: 周武英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为期六天的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结束,各国企业家来到上海,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共同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为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作出努力。

  本届进博会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按一年计,首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164.6亿美元,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成交43.3亿美元,汽车展区成交119.9亿美元,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成交33.7亿美元,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成交126.8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交57.6亿美元,服务贸易展区成交32.4亿美元。此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也达到了47.2亿美元。

  作为中国主动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一,进博会能够实现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是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前景的看好,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迈出的成功一步,对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的双赢。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遭到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创举,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烈响应,国际众多知名企业来到上海参会,充分说明进博会的国际影响力。

  开放给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进博会扩大进口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这一升级转型过程急需解决中国企业先进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方面的痛点。全球先进企业将各种先进的工业机床、机器人、仓储设备、环保处理技术等带到进博会这个平台,对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

  对世界而言,中国的主动开放是自信的表现。中国回应了世界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期待,回应了各国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对华出口的共同愿望,回应了世界各国拥抱经济全球化、渴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扩大国际贸易的心声。中国的开放充分体现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体制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中国的开放也带来了共赢的机会。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加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鼓励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也为其他国家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为他们优秀的技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帮助他们融入全球化进程,参与全球价值链利益的融合和分配。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贡献。

  同时,开放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中国在世界上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有外媒报道称,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经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的市场。

  首届进博会虽然已经结束,但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脚步不会停。中国领导人已经在进博会上宣布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举措,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中国将继续激发进口活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构建开放经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实践见证了这一进程。未来,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开放,必将推动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长三角竞跑“智能制造”提质增效

长三角竞跑“智能制造”提质增效

记者近日走访长三角部分制造业企业发现,很多企业开展了“智能制造”,推动效率品质提升,带动平均收入水平增加,促进用工结构改变,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力。

·企业“砸钱”长租公寓 不计成本抢先机

天津钢管:老国企锻造“大无缝”

天津钢管:老国企锻造“大无缝”

1988年12月18日,伴着海涛的共鸣,一片沉寂的盐碱地被铿锵的桩机声唤醒,“大无缝”——这个天津人为之骄傲的“一号工程”,在这里孕育萌生,打下了第一根桩。

·河南“僵尸企业”处置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