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顾明委员:应激发工程师技术创新活力
2018-03-20 作者: 记者 班娟娟/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工程师这一队伍对于推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专业群体,中国工程师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知,教育培训体系也不够完善。”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建议,设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国工程师节”,强化社会对工程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大工程师培养力度,激励工程师通过技术创新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之路,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在顾明看来,正是4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超常规进程。

  “中国工程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顾明指出,工程师们在三峡水电站、港珠澳大桥、中国高铁、中国高速公路、超级大港、南海岛礁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中倾注了无数智慧和心血,以架起中国桥、铺设中国路、驶动中国车、建造中国港、筑造中国岛等方式,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正在刷新世界纪录。复兴号已驶出中国速度,并将中国标准输出到全球。世界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级大港,中国已有七席。‘工程师红利’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顾明说。

  然而,与工程师对中国经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相比,目前工程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有待提高。“比如,美国、意大利、印度等11个国家都设立了工程师节,拥有世界最庞大工程师群体的中国却没有设立工程师节。”顾明指出,中国工程师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知,不仅如此,中国工程师普遍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但经济待遇普遍较低。在青年中甚至开始出现“逃离工科”、“挣脱工程师”现象。

  如果说工人阶级是实现中国复兴梦的主力军,那么工程师就是工人阶级中的“特战队”。顾明认为,中国要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程人才培养是关键。工程人才数量庞大,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关系到国家自主创新和民族未来的国际竞争力。“从2006年起国家开始推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然而,由于职责不明、缺乏激励行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协同培养的政策机制等因素,导致企业积极性低、高校‘剃头挑子一头热’,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流于形式,工程实践能力不强。”

  为此,顾明建议,设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国工程师节”,强化社会对工程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同时,加快推进高校创新创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工程师培养力度。在高校设置创新创业专业,加强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对符合工程实践教育要求的师资人才,给予政策支持,吸引优秀企业高管、政府高参以及能工巧匠任教。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

  此外,顾明还建议面向国家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以大型国企为主要对象,遴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人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点。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领头羊作用。支持企业加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新能源车企期待政策精准化持续化

新能源车企期待政策精准化持续化

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半年填表、半年生产”“补贴难得、垫钱卖车”等诸多问题,覆盖了产销各环节以及上下游配套领域。专家建议,行业扶持政策应该更加精准化和持续化。

·“新能源+智能”将重构交通出行方式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