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占斌委员:优化城镇格局须推进公共资源均衡化
2018-03-16 作者: 记者 孙韶华/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格局,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缓慢,聚集人口的能力不强,与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差距仍在扩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亟须促进公共资源布局均衡化,疏浚阻碍人口向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外围区域流动的“堰塞湖”。

  张占斌表示,长期以来,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堰塞湖”,阻挡了人口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自由流动,客观上阻碍了城市体系的发育成长。

  在他看来,形成“堰塞湖”的根本原因是公共资源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布局不均衡。张占斌表示,当前,公共资源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布局仍然很不均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悬殊”上:即优质教育、医疗等重要公共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城市的中心城区,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的外围区域相对不足,从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大城市、特大城市差距悬殊,城市的外围区域和中心城区差距悬殊。

  他进一步指出,造成公共资源布局不均衡的原因,一是我国城市体系的行政级别特征。二是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基于此,张占斌认为,促进公共资源布局均衡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一是促进公共资源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的布局均衡化,补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共资源不足的短板;二是促进公共资源在城市内部各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区和外围区域之间的布局均衡化,补齐城市外围区域公共资源不足的短板。

  张占斌建议,首先,要继续发挥政府在公共资源供给中的主体作用。其次,要改革和完善政府在公共资源布局均衡化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完善考核体系,将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外围的均衡发展纳入考核体系,促进地方政府改变一城独大和城市单中心扩张的城市布局和发展模式,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到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外围区域。第三,要积极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均衡化布局中的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亟需创新突破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中国生物制造技术及产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重视自主创新,从技术和资金两方面着力,尽快形成追赶实力。

·中国精准医疗确立“自己的方向”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