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湾区经济新高地
2017-04-07 作者: 谭刚 申勇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以中央“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为指导,以粤港澳合作为动力,立足泛珠三角广阔区域,遵循国际一流湾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生态优先、法治筑基,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配置功能、集聚外溢功能、国际开放功能、互联互通功能,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示范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引领区,参与“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枢纽区,世界湾区经济的新高地。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此之前,2015年3月国家颁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再次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此为标志,中国湾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如果说纽约、旧金山、东京是全球湾区经济发展的典范,那么可以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中国发展湾区经济的先行者。

  A

  湾区经济是依托共享湾区形成的开放型区域经济高级形态

  纵观世界湾区经济发展历程和成功案例,我们认为,湾区经济是依托共享湾区形成的开放型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

  首先,湾区经济的前提是开放经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开放和对外贸易。其次,湾区经济必须具备“拥海抱湾”的独特地理条件,这是湾区经济区别于一般沿海经济的重要前提。由于“拥海抱湾”,湾区具有比一般沿海地区更优越的生态和区位,包括避风、水深和防冻等优点。由于湾区是共享的且由不同主体所共同占有,湾区经济不同主体就有可能依托湾区建设港口群,这就是湾区经济与沿海经济区域最不同的地方。再次,湾区经济本质上仍然是区域经济,表现为“合群连河”。所谓“合群”,就是要与周边城市连成一体而成为共生经济体,这是由湾区经济本身拥有一片共享海域水体决定的,由于有了一片合适的共享海域水体,湾区就会形成多个不同功能的城市,从而形成相当规模的城市群。另一方面就是“连河”,即在主要依赖水运的情况下,国内外产品主要通过湾区出入所连接的内河,然后再进出广阔内陆腹地。湾区经济不同于普通沿海经济,也不同于普通城市群经济,如果我们将沿海比作围棋中的银边,湾区就是金角,湾区经济依附“金角银边”从而构成开放型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

  B

  粤港澳大湾区叠加效应明显、实力雄厚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湾区经济在中国的实践,是一种复合叠加型湾区经济体,存在着不同于其他类型湾区经济的叠加效应。一是粤港澳大湾区本身构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形成差异化叠加效应。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层次是珠三角的9个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门,也就是通常说的9+2城市群。据初步测算,这一核心区域2016年经济总量超过9.11万亿元人民币、约1.37万亿美元,其中珠三角9市合计近6.8万亿人民币,正在逐步接近全球发达湾区经济体经济规模;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广东加上港澳地区,这一区域除包括核心区外,还包括汕尾、汕头、揭阳、河源、阳江等广东其他地区,目前这些区域尽管处于欠发达状态,但这些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广阔腹地;第三个层次可以延伸到福建、广西、海南和台湾,依托东南沿海湾区资源,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为核心,以厦门湾区为东翼和北部湾区为西翼,形成“一核引领、双翼齐飞”的发展态势,并带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区域发展。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由处于不同制度框架之下的区域构成,形成体制性叠加效应。粤港澳大湾区不但拥有一国两制方针下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自由港,而且还有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南沙、前海蛇口和横琴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此形成了包括特别行政区和自由港、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经济体的体制叠加优势和开放叠加形态,从而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能量。

  三是粤港澳大湾区由“湾区群+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组成,形成组合体叠加效应。从大区域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以环珠江湾区为核心,同时还包括大鹏湾区、大亚湾区等一些外围湾区;正是由于湾区群的存在,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形成了港口群,如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东莞港、珠海港等;进一步来看,由于港口群的带动,湾区内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了通讯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端产业集群,同时也有石油化工、服装鞋帽、玩具加工、食品饮料等中低端产业集群;正是由于港口群的存在以及产业集群的带动,出现了大量移民人群,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不同功能、不同层级的城市群。由于存在上述诸多叠加效应,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市场化程度还是国际化程度都相对较高,创新能力更为强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窗口、开放型经济的先行地和城市群发展的引领者。

  C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时机成熟、前景广阔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成为共识。首先是国家层面的认同。如前所述,2015年3月国家颁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作用,深化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同时国务院印发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取得了广东省及珠三角城市与港澳地区的广泛认同。早在2011年,广东省政府公布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提出以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为师打造环珠江口湾区,到2020年发展成为经济规模超越纽约、东京、伦敦等三大国际都会区的、经济实力及影响力名列全球最前沿的世界级规模的湾区城市密集群。

  与此同时,珠三角各市积极行动起来,深圳、佛山、肇庆、江门、东莞、珠海等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融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深圳市推进情况来看,2014年初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率先提出“发展湾区经济”,当年年底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意见,随后还与港澳地区签署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备忘录,尤其是今年初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从加强深港澳合作、打造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对外开放门户、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构建开放发展战略通道等方面作出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部署。

  具备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和条件。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面,具有发展湾区经济并与全球发达湾区竞争的能力。

  国际上发展湾区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等湾区城市群,充分利用独特的“拥海抱湾连河”的湾区地理优势,形成了“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的叠加效应,通过不断拓展周边腹地,建成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并引领全球经济。这些国家发展湾区经济的实践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

  D

  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湾区

  第一,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以中央“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为指导,以粤港澳合作为动力,立足泛珠三角广阔区域,遵循国际一流湾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生态优先、法治筑基,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配置功能、集聚外溢功能、国际开放功能、互联互通功能,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示范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引领区,参与“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枢纽区,世界湾区经济的新高地。

  第二,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合作。一是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特殊作用,推动泛珠三角特别是广东与港澳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重大合作平台、社会事务方面更紧密合作,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交流。二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三是促进粤港澳三地共同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四是共建宜居宜业的优质湾区生态,协同推进粤港澳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治理机制。五是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六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指导下加强粤港澳区域社会事业合作,促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旅游、社会治理等方面跨区域合作。

  第三,切实发挥广东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依托前海、南沙和横琴三大支点,发挥集自贸区、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综合优势,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枢纽为导向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

  第四,创新粤港澳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继续发挥多港联动效应,以深港世界级海港枢纽功能为依托,联合南沙等辐射范围内的干线机场和港口,形成粤港澳超级港口群,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国际中转业务比重,打造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平台,形成区域生产性服务中枢与亚太综合交通枢纽,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集成功能,提升货物贸易平台效能,实现贸易、产业及资本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循环流动,增强深港组合港的全球航运中心功能。二是依托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大国际机场,构建湾区内多层次航空运输体系,拓展航空配套服务市场,加强互利合作共赢,不断增强和扩大国际空港辐射功能。四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粤港澳三地信息企业聚集、信息产业发达、信息技术领先的显著优势,加快规划布局一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信息网络核心节点,提高珠三角地区信息互联互通功能,增强国际信息港节点功能。五是发挥即将开通的港珠澳大桥的作用,以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为目标,编制综合交通体系总体规划,统筹考虑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管理模式、线网走向,加快建设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网络、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等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陆路、水路交通网络。(作者:谭刚,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申勇,深圳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买买商城

“山寨”食品屡打不绝 “洋食品”安全事件增多

“山寨”食品屡打不绝 “洋食品”安全事件增多

面对新形势,多地也在积极创新食品监管方式,构建以大数据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全新“智慧”监管机制。

跨国车企加速布局 新能源车大战五年内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