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行走一座城邂逅一段历史
2016-11-09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文昌这座“以文为昌”的城市,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富有历史和人文气息的城市,有着许许多多历史留下的印记:传承传统文化的孔庙,隐藏在丛林深处的百年老宅,见证下南洋历史的老街……行走在这座宁静祥和的小城,游人可以邂逅一段段珍贵的历史,感受它独特的城市气质。

  文昌孔庙:600多年的文化传承

  在文昌市老城区中心,有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这就是距今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孔庙。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

 
文昌孔庙 
 
百年老宅符家宅一角 记者 郭程/摄 
 
 
 文南老街
东路镇葫芦村 
 

  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0年),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随县衙迁址于如今的文城镇文东里20号,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是目前海南保护最好的古庙建筑群,总面积3300平方米,素有“海南第一庙”之称。文昌孔庙既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摇篮,也是近代文昌教育的发祥地。如今,孔庙不仅是一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文昌继承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所在。

  文昌孔庙也称文昌学宫,由孔庙、文昌宫、蔚文书院、尊经阁、民国图书馆等部分组成。穿过孔庙大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双龙戏珠”的照壁。走过棂星门,就到了泮池。池上建有文昌最古老的石桥——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步云桥”,取读书当官平步青云之意。后又叫“状元桥”,古代只有中了状元的人才能从桥上行走。现在,很多学生从桥上走过祭拜孔子,希望学习进步,成绩优异。

  过了状元桥,就是大成殿,这是孔庙建筑群中最宏伟古老的主建筑。大成殿前竖立着一尊孔子行教像,殿外宽阔的平台供祭祀时乐舞及行礼使用。大成殿属框架式木结构,重檐歇顶,古朴庄重,殿内正中供着孔子坐像,孔子像两旁是颜回、曾参等“四配”和“十二哲”的牌位,孔子像上方有“万世师表”等牌匾。

  文昌孔庙是中国唯一一座不朝南开大门的“圣殿”。据说历代修葺者立誓:文昌未出状元,孔庙大门不开。直至科举考试结束,文昌一直没有状元,孔庙大门就一直紧闭,只有一左一右两个侧门开着。

  2015年7月10日,在孔庙内成立的孔子学堂正式揭牌是文昌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孔子学堂定期免费向社会公众授课,传授中华传统文化,还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文化名人,举办各种形式的国学、美德、礼仪等公益性讲座。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孔子学堂已经举办了近百堂国学文化讲座,传承中华美德,传播中华文化。

  文昌市孔子学会会长林尤潮说,文昌是知名的文化之乡,有着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让文昌历史上人才辈出。今天的一代理应将这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孔庙作为文昌的文化图腾与精神殿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近几年,文昌市先后投入2600万元用于修缮孔庙并加以保护,不仅使得孔庙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也让其文化内涵得以提升、影响力明显扩大。

  百年老宅:诉说历史沧桑

  在距离文昌市区约10公里的头苑镇玉山村委会松树村,有一座百年老宅——符家宅。在文昌,有许多古旧的老宅子,但像符家宅这样中西合璧、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现存民宅,却是寥寥无几。

  符家宅因坐落在松树村,也被称为“松树大屋”。老宅始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如今,这座老宅由其第四代传人符策轩看管。

  符策轩告诉记者,当年他的叔祖符用秩和两个兄弟由于家境贫困下南洋谋生。在发家致富后,三兄弟决定在故乡合资重建祖屋。1915年,符家三兄弟特地从南洋聘请当地的设计师和工匠,并用船将大量名贵木材从南洋运回家乡。历经三年时间,一座1300多平方米的奢华大宅院坐落而成。

  经过100年的风雨沧桑,如今符家宅退却了色彩,逝去了喧哗,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宅院,然而仍然难以掩盖它曾经的大气与奢华。符策轩说,符家宅是海南目前遗留下来规模最大的私人宅院,一到周末就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还有很多新人来这里取景拍照。

  一踏进符家宅院,三进式的大屋立即映入眼帘。正屋与正屋、正屋与大门、正屋与后院围墙之间均建有两层的圆拱。正屋结构严谨,宏伟壮观,通风透气,木质门窗大部分都有着精美的雕刻。整幢建筑高大雄伟,气度不凡,占地面积达8亩多,3间正屋楼上楼下总计18个房间,另有9间横屋、6个天井。层叠通透的南洋风格拱券连廊让人印象尤为深刻,每一道拱券就像一个美妙的取景框,看过去就是一道风景,可谓是“别有洞天”。除了结构设计匠心,木雕、石雕、灰塑、浮雕、镂空等中式传统工艺在松树大屋的细节处彰显无遗,使得整个宅子在壮观中透着精致。

  走过一间间房屋,穿过一道道门廊,看到早已斑驳的墙壁、长满青苔的地板,但是绿色的枝叶却争相从墙壁的夹缝中伸展出来,各种野花野草在屋外的庭院中生长,让人不禁感叹岁月侵蚀背后的不朽生机。

  符家宅虽繁华不再,但洗尽铅华,其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和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仍让后人赞叹不已。

  骑楼老街:南洋文化的历史记忆

  寻味文昌的文化气息,不可或缺的一站就是骑楼老街。位于文昌市文城镇的文南老街,可以说记载着半部文昌华侨历史。经过一番整修后,如今的文南老街以“怀旧”的南洋风貌重新亮相,街头的骑楼、牌匾、雕像无不向人们诉说着文昌华侨下南洋的故事。

  文南老街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南洋味道十足,位于文昌老城中心,南北走向,沿文昌河而建,蜿蜒百米有余,是中西合璧式南洋风格骑楼街道。据《文昌县志》记载,1920年始,一大批侨商回到文城投资建楼,从南到北沿着文昌河建起一间间高二三层的骑楼,开办各色各样的商店,使文南老街成为文昌主要商业街之一。

  2012年,文昌市政府在保留原有骑楼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对文南老街进行修复改造。翻新的老街,还原了最朴实的老街风貌,并且挖掘地方特色,以本土的手工艺品、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文化为主,大小铺面有近300家,打造出传统和现代相融、商业与文化结合,旅游和休闲功能兼具的特色街区“南洋风情街”。

  整修后的文南老街,呈现出整齐复古的南洋风格。灰色立面骑楼、青石板修葺的路面、清一色的木质招牌,放眼望去,分外惊艳。老街的街头矗立着一座牌坊,上面雕刻着“紫贝”“平昌”,这是文昌的古称。透过这座牌坊,就能看到文昌深厚的历史根基。整条老街底楼为开敞的柱廊,柱子外表大多带有简单的阴刻中式框纹。二楼则是极其纷繁的窗楣,壁柱上篆刻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浮雕花饰。顶端女儿墙当属骑楼最美部分,丰富多变的天际线条配上具有吉祥意义的装饰图案更是多彩多姿。狭长的木制百叶窗独具南洋风格,别有一番风味。

  徜徉文南老街,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铜像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这些铜像讲述了一位文昌少年下南洋打工,在国外经历各种磨难后衣锦还乡的奋斗故事。30多个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场景选择不但有华侨之乡的“侨”味,也有椰子之乡的“椰”味,还有文昌“鸡味”:幼年时吃椰子、卖椰子、种椰子,少年背井离乡下南洋,谋生打拼创家业,打响海南鸡饭品牌,事业成功荣归故里。置身其中,游客能自然而然感受到南洋文化的浓浓气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顶风作案 长江黑码头死灰复燃侵蚀岸线

顶风作案 长江黑码头死灰复燃侵蚀岸线

由于砂石市场需求旺盛,当前长江非法码头反弹压力较大。有的部门在长时间高压监管后有所松懈,部分非法码头业主则偷偷摸摸重起炉灶。

·仅半数盈利 海外并购亟须加强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