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再到独立完成第一个黄种人测序,从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到推出人类肠道基因组计划、鸟类基因组等测序项目,中国在基因组领域实现了从参与到引领的演进。而华大基因这支肇始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团队,历经艰难困苦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成为打通上下游、颇具全球影响力的生物产业大平台。
从40岁出头到如今年逾六旬,汪建,这位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和领军者在近20年里始终引领这支体现“中国力量”的团队耕耘在基因组学最前沿。
“要是没健康,全都泡了汤”
记者: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提出生物经济时代。这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态,而您为什么提倡生命经济?
汪建:健康长寿是人类永远的追求。我改编了一下那首流传甚广的小诗:“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贵,要是没健康,全都泡了汤”。人类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进入一个富足世界,我们能不能把生老病死变成一个自己能掌控的过程?
我强调“生命经济”,是因为在今天,出生缺陷、肿瘤、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影响中国人生命健康的核心内容,所以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的生命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
记者:听说您的梦想是消灭几种疾病,消灭哪几种疾病?
汪建:讲一个故事,5年前我们在深圳开会,请来了妇产科领域领头的一群人,我跟她们说,循证医学在出生缺陷领域是“倒行逆施”。咱们能不能顺藤摸瓜,从“根”上做起,从基因开始?没有人相信我这话,有人恨不得把我直接轰出去。
今年3月,我们宣布完成10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帮助避免了1.4万多个遗传缺陷儿出生,又把这些大夫请来。一位权威专家说,汪建你讲的“倒行逆施”,让我如鲠在喉5年,每每想到你这句话我就坐立不安,但是今天我要说,老汪,你是对的。后来就有了“中国出生缺陷精准医学联盟”倡议书,30多家医院的妇产科大夫签字,就是要把“唐娃娃”这个病像天花、小儿麻痹症一样从中国历史上抹掉。
可以说,任何已知的基因病,用基因检测的方式,都可以远离它,无非是读得准一点,读完一遍,像航天发射一样再检查一遍。比如唐氏综合征是一个染色体疾病,现在通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准确率可以逼近99.99%。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是不是每个医院都能用这样的设备?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付得起这个钱?我们正在河南等地尝试低成本地做全省孕妇的无创产前检测,尝试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远离唐氏综合征。
“输出价值观影响世界并不容易”
记者:您今年春节去拜会了比尔·盖茨?
汪建:对。我们今年春节去了西雅图,比尔·盖茨基金会跟我们有很多合作,正在谈进一步的合作。
记者:你们聊过什么有意思的话题?
汪建:我和他见过好几次了。有一次问他,赚钱容易还是花钱容易?他想了一下说赚钱容易花钱难。我也认为赚钱容易,但是把自己的价值观输出从而影响世界是不容易的。
记者:输出什么?理念?使命感?
汪建:对,造福人类。我们的大目标是破解生命天书、造福人类。这不仅是理念,也已是现实。十几年前我说这话,大家都觉得是在说梦话,现在全部落实了。
我刚才为什么讲要消灭几种病?历史上估计有几亿人死于天花,比所有战争死亡人数都多。奥巴马总结美国300年医学科学发展,就提到两件事情——小儿麻痹症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现在基因科技已发展到这个程度,远离几种疾病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项严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记者:会不会有一天,测序仪像体温计一样成为家庭常备品?
汪建:有可能。但是测序和体温、血糖、血压检测很不一样的是,海量的数据一般百姓弄不懂,要上传到后台进行分析才行。
人类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在生命领域,则进入了一个贯穿生老病死的探索时代。从一个基因突变到发展成癌症,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有无数可能性,比如免疫力强了,把癌症细胞杀死了,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只有大数据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获得大数据是一个技术问题,人人获得大数据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这个大数据带来的科学和应用价值,是不需要质疑和挑战的。
记者:你说,每个人理论上可以活到100岁以上,怎么实现?
汪建:你看到我那个碑吗?专门制作的水晶碑,碑刻上写着1954-2074,因为我60岁那天,有朋友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折返跑”,从60岁往回跑,我硬着头皮领了这个任务,做了这个碑。碑下面这几个洞,象征生命精华的保存,实际上是把细胞、数据保存在基因库里面。
记者:这样就能活到120岁?
汪建:对。我叫“一项严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是严控传染性疾病。三大纪律,是指远离出生缺陷,远离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八项注意,一是注意“能量平衡”,管住嘴,迈开腿;二是注意“营养平衡”,不能偏食,从均衡营养到精准营养;三是注意“激素平衡”,及时矫正激素失调;四是注意保持和提高免疫力;五是注意维护耳聪目明;六是注意保持头脑清晰,积极预防神经退行性病变、老年痴呆;七是注意预防骨关节肌肉退行性病变;八是注意维持好身体微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肠道微生态。
“下一个浪潮来了,很少有人注意它”
记者:是不是一个新的时代来了,很多人不知道?
汪建:下一个浪潮确实来了,很少有人注意它,但它确实已经来了,这就是生命经济时代。生命经济必将引领人类走向一个全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过去我们是扛“洋枪”走自己的路,打自己家林子里的鸟。这种模式不是不可以走,但是这一定不是大国的风范,不是引领的风范,不是创新的风范。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枪”,有了耗费数十亿元才拿下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测序仪,有了从人到经济作物再到许多动物的海量序列数据,有了这样一支身经百战、百折不挠的生命科学队伍,有了国家基因库这样的重大基础设施,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和世界并跑甚至领跑。这个持续发展、引领发展的战略良机,国家真的不能丢失,这种机遇,可是国家倡导的引领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工业经济时代,家家有“工业之花”汽车,人人享受交通便利;信息经济时代,处处有网络和智能手机,人人享受信息便利;生命经济时代,到处都应该有测序服务,人人享受健康便利。通往未来的大门已经打开,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不应该准备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