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车语录]旅行车在中国没机会了
2016-08-11 作者: 傅雪峰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旅行车肥硕的臀部,在一些人看来,是令人着迷的欧洲范儿。但多数中国人,并不喜欢轿车长个大屁屁,因而在几经挣扎后,旅行车还是没能在中国迎来出头之日。

  不只在中国,在全球几个主要汽车市场上,貌似也就是欧洲人对旅行车青睐有加,在美国人眼里,旅行车早已“过时”了。

  美国人使用旅行车的时间其实一点都不比欧洲人晚,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旅行车在美国还可以算是一种主流车型。改变旅行车在美国“运道”的,是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而更直接的“大棒”是美国1975年出台的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即汽车公司平均油耗标准),这个标准把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truck(卡车),一类是car(小汽车),由于truck平时要干些“粗活儿”,标准相对比较宽松,而对于主要用作乘用的car,标准就相当严。

  不幸的是,旅行车(station wagon)划到了“car”的类别里,油耗有严格的控制,而旅行车尺寸大、油耗高,对于汽车生产厂商来说不划算,自然就受到控制。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个时候的SUV车型和“van(厢式货车)”是作为“light truck(轻型卡车)”管理的。克莱斯勒当时的掌门人艾柯卡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窍门,于1984年推出了“minivan”车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PV。这种车其实是基于轿车底盘的,但在轿车底盘上加了个大壳子,可以布置3排座椅,乘坐7个人。

  MPV一出,明显就是争抢旅行车的饭碗。SUV也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强势崛起,加大尺寸的车身同样可以布置3排座椅,两强夹击之下,旅行车终于在美国且战且退,到2001年,只剩下了1%的市场份额。

  旅行车其实很早就来到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广州标致505SW,到1990年代的普桑旅行版,再到后来的别克赛欧SRV、马6旅行版等,但终究没成气候。现在中国市场上除了少数几款价格昂贵的欧洲进口车,想不起还有哪家还在生产这种车。

  美国旅行车的没落,最初是政策的原因,随后又被MPV和SUV挤占了市场空间。近十几年,又出现了结合了SUV、MPV、轿车特点的crossover车型(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城市SUV),顺便又把MPV的市场挤占了不少,搞得MPV在美国也没落了。

  旅行车在欧洲为什么还能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因为欧洲油价高,旅行版轿车的油耗跟普通轿车差不多,跟SUV比起来明显低,在不增加油耗的情况下,得到一个大的装载空间,是比较划算的;另一方面,欧洲人比较“喜欢”开车,而旅行版的轿车,驾驶感觉跟轿车接近,在不损失驾驶乐趣的同时,又能获得更多的实用功能,未尝不是一种最佳选择。

  现在,中国SUV市场已经异常火爆,下一步,MPV的市场可能也会逐渐火起来——虽然MPV的驾驶感觉比不上旅行车,但它的空间利用更好,实用性更强,一部分实用至上的中国车主,可能会转移到MPV上。旅行车,也许只能让少数人寂寞地摆摆酷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恒大重金进场 万科股权之争再添变数

恒大重金进场 万科股权之争再添变数

随着恒大携重金进场,万科股权之争再添变数。截至8日,受恒大入股的影响,万科A盘中最高达22.95元每股,短短几个交易日上涨幅度超过20%。

·耕地上种树为何6年整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