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精准产业扶贫“星火燎原”
2016-07-13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光伏扶贫电站 

  麻城集老区、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大别山南麓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市,也是湖北省扶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市之一。全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3万户9.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

  面对中央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战略部署和湖北省委提出的“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麻城亮出精准扶贫时间表:三年脱贫摘帽,两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优选产业播“火种”

  2015年7月,麻城市的市级扶贫工作队员全员进村入户,精准扶贫大调研悄然展开。一个星期后,调研有了结果:全市9.97万贫困人口中,具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有6.77万人,占比达68%。

  “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麻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杨遥做出部署。麻城将“按期脱贫摘帽、同步全面小康”、“基本建成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加快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等目标写进了全市“十三五”规划。

  麻城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出台全市精准扶贫总纲性文件《麻城市推进精准扶贫“5566”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5566”中的第2个“5”就是指发展养殖业、中药材产业、林特产业、蔬菜产业和乡村旅游业这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与此同时,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农户(贫困户)”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

  在深入研究政策、分析市情和外地成功经验后,麻城市又确定了一项新的扶贫产业——光伏发电。麻城光照资源充足,年均晴天数170天以上,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太阳年辐射强度每平方米达4600兆焦,属于湖北省的太阳能一级利用区。光伏扶贫电站投资小,建设周期短,显效时间可长达20年,收益稳定,发电收益还能享受国家和湖北省补贴政策。

  麻城资源丰富,生态多样,产业形态小而杂。在众多小产业中,以养殖、蔬菜、中药材、林特产、乡村旅游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的“5+1”扶贫重点产业,如同灼灼发光的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统筹资金燃“火苗”

  产业投入需求大,政府财力又太小。一“大”一“小”的矛盾如何破解?麻城的答案是:整合统筹。

  通过深入调研和样本剖析,全市精准扶贫五年期内所需的扶贫总资金、年度所需资金、产业扶贫资金和“5+1”专项产业资金等资金盘子逐渐明朗。麻城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5年起,每年整合资金不少于10亿元、攻坚三年期内共整合资金30亿元以上。

  钱从哪里来?麻城坚持在资金整合、金融支持、入股分红、资源盘活上做文章,多方破解资金难题,烧旺产业发展之火,做大产业扶贫文章。

  将财政资金统筹到位。出台《关于统筹财政资金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制订《精准扶贫资金整合方案》,建立精准扶贫资金整合平台,确保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的15%用于精准扶贫。

  将金融资金吸收到位。建立“政策引导、银行参与、农户贷款、政府贴息”的金融扶贫机制,出台《创新发展扶贫小额贷款实施方案》《信贷支持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2015以来全市金融部门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8亿元,有力助推产业精准扶贫。

  将社会资金激活到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石材产业、旅游开发、大别山农产品、光伏发电、创新创业、城市基础设施“六大产业基金”,力争融合社会资本60亿元助推产业扶贫。筛选出市场主体715家,累计注资1.4亿元,对接贫困户1.3万户。

  将存量资源使用到位。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产权抵押贷款,推进土地流转,引导贫困户以土地经营、农业设施资源参股,与扶贫市场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村“资源向股权、资金向股金、农民向股民”转变。

  创新模式增“火力”

  资金来之不易,必须精准投放。这是麻城决策者的共识。如何精准投放?必须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方式,让产业扶贫靶向更准,“火力”更强。

  龙池桥办事处地处麻城城区,贫困人口虽然不多,但土地资源稀缺。发展养殖、中药材、林特产品、蔬菜和乡村旅游五大产业完全没有比较优势。办事处以市场主体龙翔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为贫困户提供反担保,吸引贫困户以贴息贷款入股,变农民为股民。实在没有信贷能力的贫困户,由所在社区、村以集体闲置资金入股,再用分红资金建立村级扶贫基金,重点帮扶既不符合政策兜底条件,又没有信贷能力的贫困户,实现电站收益对贫困户的全覆盖。

  在麻城,类似的光伏扶贫电站还有10座,已有1000余贫困户受益。为充分发挥光伏扶贫效益,麻城在湖北省率先编制县级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出台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文件,制定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成立光伏产业协调办公室,明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专班”专门推进光伏扶贫。财政注资3000万元组建推动光伏产业扶贫的工作平台——麻城市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融资、统一招标、统一管理。2016年还将建成光伏扶贫工程30兆瓦,实现56个贫困村、8000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光伏领航的同时,探索推进“园区辐射”法。依托市场主体投资50亿元建设中部石材循环产业园,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全家”。抢抓南湖办事处成为全省“四化同步试点镇”的机遇,招商引进总投资75亿元的大别山现代休闲生态农业产业园,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创税2亿元,能够帮扶5000户、1.5万贫困人口脱贫,充分发挥“建成一个园区、带富一片群众”的聚集效应。

  麻城市兆至蔬菜专业合作社是“全国百强合作社”。在扶贫攻坚的大势中,合作社主动与贫困户对接,在全市10多个乡镇发展设施、露天、高山蔬菜万余亩,带动5000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

  合作带动,兆至仅是一例。麻城市以“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为基本路径,引导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投资菊花、板栗、油茶、蔬菜、老米酒、鱼面、中药材、花卉等学得会、能发展、有前景的特色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市已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80万亩,覆盖全市80%以上的村,其中的贫困村有135个,惠及21万农户。

  麻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用好“旅游联动”法,大力推进旅游扶贫。龟山茶场龟峰山村、歧亭镇杏花村、木子店镇向明村、五脑山林场虎形地村、黄土岗镇桐枧冲村、浮桥河湿地公园浮桥河村等村一大批贫困群众依托旅游开发发展农家乐、开办小商铺,实现脱贫致富。201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80万人次,同比增长3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35.7%。

  麻城农产品资源丰富,交通物流便利,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农村电子商务风起云涌。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为契机,依托中国供销·鄂豫皖农商大市场、电商产业园等平台,优化电商扶贫网络体系。建立国内首家“互联网+供销”农商宝平台,建成可追溯、可监控、可查询的数字系统,将“麻城福白菊”“麻城山茶油”“麻城辣椒”“麻城老米酒”“麻城黑山羊”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推出湖北、销往全国,2015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5亿元,网络销售额10亿元。

  光伏领航、园区辐射、合作带动、旅游联动、电商激活,五法联动,麻城产业扶贫火旺锅热,态势良好。

  (本稿件由麻城市委政研室郑锋、熊心春、王超辉、曾万春供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洪灾势猛 安徽勠力同心渡难关

洪灾势猛 安徽勠力同心渡难关

洪灾面前,安徽各地与时间赛跑,积极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加强部门协调,调配救灾物资,部署卫生防疫……全民动员奋力抗灾,助力百万人大转移。

·网店倒卖成风 虚假认证助推假货“借壳”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