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国养老产业: 资源割据导致“医养结合”步履维艰
2016-07-07 作者: 记者 石岩 来源: 中国企业报

养老事业带动相关产业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加。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

  但从另一方面看,“医养结合”管理及监督评估体系不够健全、医与养双向互通衔接不足、服务能力不高、保障体系尚待完善等短板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如何实现医养结合,让老年人病有所医?

  服务能力薄弱

  我国正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有专家指出,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而老和孤独终老共存的现状。

  业内人士指出,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也给医养结合提出了一些挑战:如疾病模式会发生改变,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将成为主要疾病负担。其他如失能、半失能问题和精神健康问题会大量增加,康复和护理需求以及就近服务、上门服务等需求都会大幅度增加。

  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薄弱,成为推进这一工作的壁垒。其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较单一,以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休闲娱乐为主;服务水平较低,大部分服务人员未接受专业培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资金来源单一,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据了解,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不到20%。绝大部分老人都在家养老,并不住在养老机构里,他们能得到的医养结合服务少之又少。

  另外,养老和医疗分属两大体系,国内现有养老机构多采取“医养分离”照料模式,老人尤其是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供需矛盾突出。

  针对于此,《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意见》重点提出了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

  燕达集团董事长李怀曾表示,《意见》的出台,从根本上规范了医养诉求。这也说明,养老与医疗的结合,不是先有养老机构,再建一家医院,医养就结合了。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养老机构本身就要设置医护团队,以解决养老者的基本需求,在出现重大疾病时,能够全面对接医院,全程负责。“医院发展了,养老自然就发展了。医院发展得好,可以带动养老发展,养老发展同时带动医院发展。”李怀表示,医养两者是互补的,不是简单的叠加。

  医养资源紧张

  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此种现状下,老龄化发展的速度还非常快,平均每年净增长800万到1200万老人。

  据悉,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超过日本人口总数,预计没几年就要超过美国人口总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达到近4000万。这意味着,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的需求在迅速增加,给我国的养老、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公开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口人均医疗费用大约是65岁以下人口的2—8倍。康复和护理需求以及就近服务、上门服务等需求都会大幅度上升。

  据了解,2014年,我国门诊量突破75亿人次,住院量突破2亿人次。老年人过去10年门诊治疗利用率从27%增加到49%,住院利用率和护理需求量也在增加。老年人疾病负担占GDP比例逐年递增,由此看见,医疗支出是老龄人口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

  为缓解这一矛盾,《意见》中明确,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介入,社区居家老人的养老、医疗、康复等服务可到达性大大提高。分级诊疗和全科医生制度可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家庭病床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获得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减少老人在大医院压床的现象。

  但是,这种医养结合的服务正面临尴尬。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相关规定,让大部分医养中心“倒贴钱”,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遵守了相关规定,没有开展诊疗服务,仅仅是咨询、简单的处置,但还是因不符合医师执业规定,存在执业风险。

  “九龙治水”加重压力

  我国医疗资源比较有限,而医养服务又比较紧缺,医养服务发展困难重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就表示,现有医养结合发展较滞后,与医养结合有关的医疗、养老和医保政策受财力限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未能有效衔接,服务能力欠缺。

  主要表现在:“医养结合”管理及监督评估体系不够健全。“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各项服务资源融合不够,服务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服务模式、管理体系及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医与养双向互通衔接不足。目前,医与养衔接不好,服务边界不清,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医与养服务脱轨,养老服务群体缺乏分类,服务供给项目及内容单一,难以形成从“养”到“医”,由“医”到“养”的双向互通和转接的服务序列。

  再者,医养结合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当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供需失衡突出;医养结合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创新之举,当前基本医疗体系中缺乏针对老年人健康特点的保障模式,大部分医保基金较难直接与养老机构进行结算。

  针对于此,业内就表示,目前的健康管理体系难以适应老龄化的挑战,所以在可以预见到的相当长时期内,绝大多数老人还会以居家的形式养老,稀缺的社区资源,不可能提供全部养老服务。

  因此专家认为,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医疗机构由卫生计生部门管理,医保由社保部门管理,分而治之的格局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难以整合。中国式健康养老的全新理念尚未形成,实现的机制和框架尚不清晰。另外,长期健康照护保险未进入社会保险的框架、个性化服务模式和盈利的商业模式存在明显冲突等因素,也影响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航运污染严重影响长江流域生态

航运污染严重影响长江流域生态

责任主体不明、监管制度、应急能力和环保供应体系建设滞后,使航运成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建议从监管和供给两端发力打造长江绿色航运。

政府引导基金亟待“去行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