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沕沕水水帘洞
——石家庄先民的文明曙光
2016-06-01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沕沕水 

  位于平山县太行山深处的沕沕水景区夏季瀑布成群,山高流深,源清泉洌,如百练之经于天,白虹之饮于渊,堪称“燕赵第一瀑”,明清时代即为平山八大胜景之一。

  美丽的自然风景之外,沕沕水还有一处堪称石家庄先民之家的所在,就是水帘洞遗址。

  水帘洞遗址的发现非常偶然。平山县沕沕水景区开发洞穴旅游时,在“水帘洞”的积土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及疑似加工过的石块。这一发现为最终发掘推开了一扇门,并从此结束了河北省太行山东麓没有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历史。

  旧石器考古专家、水帘洞遗址发掘主持者、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文化根系是否久远,文化脉络是否清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丰富和重要程度是衡量的唯一标尺。

  水帘洞遗址位于沕沕水一处瀑布之下,洞并不深,仅有20余平方米的面积,从北面入口可进。

  这个湿漉漉的洞穴本来是要被沕沕水景区开发为旅游景点的。2000年,景区邀请石家庄市社科院研究员梁勇主持编制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由于景区所在地属于太行山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有不少古老的洞穴,规划中就提出了发展洞穴旅游的设想。2005年景区开始清理被命名为“水帘洞”的喀斯特岩洞内淤积物,洞内挖出了许多骨骼,还有一些石片。

壮美冰瀑引人留恋 

  在现场,梁勇还发现一些像是火烧过的黑灰色的骨头,觉得这些骨骼应该与古人类用火活动相关,便要求停止开挖,向文物部门报告。2009年5月,旧石器考古专家谢飞研究员组织专家进洞考察,初探便发现了60多件石器和动物骨骼化石,这些石器都是经过人工打制的,现场还发现了一块水晶刮削器,洞穴内的动物骨骼被火烧过,有些骨头上留有人类敲骨吸髓的痕迹。

  2010年5月,省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水帘洞遗址考古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水帘洞遗址被确定为距今3.2万年至2.6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河北省旧石器时代考古重大发现,填补了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没有洞穴遗址和石家庄市没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的空白,其对研究石家庄先民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遗址内初步发掘出石制品和动物遗骨,约有20多万件,动物种类有羊、鹿、犀牛、马、牛等,许多动物遗骨上保留着人类敲骨刮肉时留下的砍砸和刮削痕迹。遗址内出土的石器主要有刮削器、尖状物、砍砸器等。这些石器百分之八九十用石英打制,其余为石英砂岩、火山岩和水晶等。

  不过,水帘洞一带为石灰岩地区,并不出产石英,这些石器的原料来自哪里?

  水帘洞遗址位于滹沱河支流险溢河岸边。在险溢河下游东南岸的台地上,有一个村庄叫塔崖村,村北有一处高耸的塔式岩体,岩体之下分布有石英。塔崖村距离水帘洞有五公里,这说明水帘洞人的活动范围至少在五公里之上,他们是在翻翻拣拣、敲敲打打了多少石料后,才最终寻到塔崖,发现了可以制作锋利石器的石英。

天桂山景区 

  水帘洞文化是泥河湾早期文化繁衍并传播的一个支系在太行山东麓的晚期代表。这一文化的起源和传播路线——源头是张家口泥河湾,桑干河孕育了小石器文化,顺流而下发展到永定河,产生了灿烂辉煌的北京猿人文化。这一文化又沿着太行山东麓向南传播,最终到达拒马河流域、滹沱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在水帘洞人生活时期,小型的人类群体散布于太行山东麓。从北京到安阳的太行山东麓,已经发现了山顶洞、水帘洞、小南海洞穴遗址。这三个遗址的时代大体相当,基本可以认定山顶洞人和小南海人是水帘洞人的远亲。

  在距今三万年前后,水帘洞文化开始绽放,成为华北地区和滹沱河流域的重要文化代表,它是石家庄市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

  水帘洞遗址为什么重要?不仅因为它结束了河北省太行山东麓没有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座桥,桥的一端连向华夏文明的源头,另一端连接着石家庄历史文化的源头。

  本稿件由本报记者朱峰,平山县委宣传部闫鹏飞、曹永刚采写、供稿、供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游资染指 大宗商品暴涨暴跌

游资染指 大宗商品暴涨暴跌

这波上涨既有“去产能”背景下供需关系改善的市场因素,更有游资炒作的成分,当前需警惕落后产能借机复产。

核泄漏之痛:福岛事故5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