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钢铁行业去产能有望加速
2016-01-26 作者: 李香才 来源: 中国证券报

  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业内人士指出,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随着退出方式、专项配套资金、债务处理、人员处置相关配套政策逐步落地,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设定去产能目标

  当前,钢铁业产能过剩严重,产能利用率低下,恶性竞争加剧,钢材价格持续下行,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减产停产企业持续增多,企业风险在加速集聚。产能过剩对于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持续的阻力,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成为钢铁行业主基调。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调整,钢铁行业市场需求下降,2015年粗钢产量呈现198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显示,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80383万吨,同比下降2.3%。意味着钢铁生产消费已过峰值,随着整体经济增速下滑进入了弧顶下行区。

  产能过剩直接后果是企业亏损加剧,钢铁行业盈利大幅下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664亿元,同比下降19.3%;亏损531.32亿元。2014年同期为盈利243.87亿元。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王国清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压减钢铁产能目标设置了区间,虽然没有设定具体实施周期,但足以反映对去产能的目标和决心。接下来各地对于总体压减钢铁产能目标具体分解和实施办法有望出台。”2016年,钢铁行业将进入去产能的逐步发力期,钢铁行业去产能有望打出阶段性的歼灭战,僵尸企业加速出清。

  重组转型有望提速

  国常会提出,以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限期退出,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主动退出产能。王国清表示:“在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有效实施下,钢铁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

  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提出,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支持优势钢铁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具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鼓励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

  “钢企兼并重组,一方面可提高钢企的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或通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取长补短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营效率。”广发证券(15.54, 0.05, 0.32%)分析师李莎表示,钢铁上市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或打造“钢铁+节能环保”双轮驱动力,或发展电商平台,提高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智能化,未来行业复苏之下转型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改善。

  配套政策助力

  王国清表示,“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在财政税收、环保、企业运营等方面实施‘组合拳’,钢铁行业才能实现压减产能的新突破。”此次国常会也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政策。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按规定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支持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相关产权交易市场。

  “钢铁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资金密集型重要基础材料工业,企业减产甚至关闭,银行潜在的大额坏账等将成为去产能过程中的必需要解决的问题,配套政策支持将助推去产能提速。”李莎表示。

  2015年12月,受产量下降、出口增加和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影响,钢材价格出现止跌趋稳并小幅回升走势。但由于国内市场仍处于需求淡季,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改观。根据中钢协统计,2015年12月末,全国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量降至862万吨,连续第9个月下降,环比减少52万吨,降幅为5.70%。进入1月以来,钢材库存由降转升,截至1月中旬升至867万吨,比上年末增加5万吨,升幅为0.56%;钢材社会库存止降回升,与临近春节需求疲软有关,市场总体预期仍然较低。

  李莎表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随着退出方式、专项配套资金、债务处理、人员处置相关配套政策逐步落地,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供给侧改革将是钢铁行业2016年最重要的投资主题之一。”

  长江证券分析师王鹤涛指出:“由于产能调整始终滞后于需求,在缺乏需求好转的情况下,即便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实现了有效出清,钢价也难以实质性上涨,行业盈利因产能利用率提升获得改善,但幅度相对有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是协同发展的一条主线。一年多来,三地政府部门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联手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产业升级转移正在积极进行。

东北国企“混改”难推 壳企业寄生财政不死不活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