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勇:“互联网+”思维下的机遇与挑战
2016-01-12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当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时,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过,在中国互联网企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传统企业却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些挑战有的来自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的来自互联网发展的冲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主任王勇在“数据中国与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暨2015年度‘互联网+’优秀案例发布会”上表示,传统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互联网+”浪潮面前,应通过弥补自身知识不足,搭建、融入“互联网+”生态圈等,来应对挑战。

  发言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相信在听过前面几位嘉宾的发言后,大家都有所感悟。“互联网+”无疑是2015年火爆朋友圈的词汇。今天我想在这里以“互联网+思维下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谈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若干的变革中,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眼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变化。当然,这当中也带来了商业上的变革。

  当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时,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015年8月我带领学生去了硅谷的Facebook总部,2015年12月我带领学生去了深圳的腾讯总部,在交流中扎克伯格和马化腾都不约而同地将连接人、连接一切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因此造就了Facebook和腾讯。而当互联网各种功能日渐完善,改变了客户消费习惯,也因此成就了阿里巴巴。实际上阿里巴巴不就是互联网+商业吗?

  正是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一批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就有4家是中国企业。在中国互联网企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传统企业却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些挑战有的来自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的来自互联网发展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思维应运而生。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可以与各个行业跨界混搭,但程度不同。如果我们仍然把产业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把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程度分为优化、融合和替代三个层级。我们可以发现从第一到第三产业,互联网+的程度是逐步上升的。对农林牧渔第一产业,互联网+仍大多处于优化阶段,对制造业、水利、电力等第二产业正在进行融合,而对于餐饮、旅游、商业零售、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互联网+程度极其活跃,甚至发生了一些替代现象。互联网+在第三产业的实践是最为活跃,也是最为成功的。今天论坛入选的优秀案例,也基本上都来自第三产业。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身在第三产业,那你一定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思考、践行互联网+。按照前面的分析,互联网+必然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续,互联网+在第三产业取得的巨大成功,其示范作用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投入到互联网+与第一、第二产业的结合上来。而第一产业中传统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也给其他的传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恐慌。

  有了互联网+的成功案例,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经验教训,以利于下一步互联网+的全面推进,利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之中有人提出互联网+,有人提出+互联网,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正向创业的角度来说是互联网+,从传统企业反向创业来说,则是+互联网,而其最终结果将是互相融合。互联网行业如何“加”传统行业?我相信今天论坛上将会有很多成功经验。而传统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互联网+的浪潮面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挑战。

  第一要弥补自身知识不足。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在时间上的成功,一定会有自身的积累,而来自传统行业的积累有可能制约了发展。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在不确定环境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是过去成功的经验。因此,要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了解技术,以利于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

  第二要搭建、融入互联网+的生态圈。传统企业有自己的生态圈,而互联网+企业也有自己的江湖。传统企业要想做好互联网+,就要适应新的生态体系,要么融入、要么搭建,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及其他相关者互联网体系,要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好互联网+的。

  第三要升级管理水平。如果农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是1.0版本、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是2.0版本,那么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管理将是3.0版本。你会发现管理的出发点、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手段、管理的结果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往的管理都是对事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依附于对事与物的管理,而在互联网+思维下,要求必须要充分尊重人性,做好对人的管理,此时,对事与物的管理都将依附于对人的管理。

  在互联网+大潮面前,清华经管EMBA既是思考者也是实践者。一方面我们要创造知识,培养产业领袖,塑造企业未来。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应对着“互联网+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清华经管EMBA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其国际项目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百强EMBA排名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中文项目在《经理人》杂志EMBA排名中获得五连冠。清华经管EMBA学生大多是企业的一把手,平均年龄42岁,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传统行业。

  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我们率先推出基于互联网的课件系统“iEMBA”,开发出清华经管EMBA学生专属的社交APP“清华e同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iEMBA” 课件系统决不是简单地把课件、授课视频放到智能终端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碎片化时间支配,重新编排课程知识点,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在线教育作用,补充完善教学手段。

  当然,作为一个教育项目,我们更重要的角色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提供者。为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我们在“天地人通”课程体系下,及时推出“互联网+、创新创业、转型升级、产融格局”四大模块,这其中“互联网+”是一个重要部分。在师资阵容方面,除了学者教授之外,我们也邀请决策者和企业家到课堂传道解惑。比如刚刚发言的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教授讲授“大数据与营销变革”,朱岩教授讲授“互联网创新”等。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Facebook的扎克伯格都曾先后走进清华经管EMBA的课堂。而深入到Facebook、Google、UBER、腾讯、京东的实地学习交流,也使学生们收益匪浅。

  我们还为EMBA学生搭建了互联网+生态圈。清华经管学院为学生们设立了创意、创新、创业平台“X-lab”和创业加速器,EMBA教育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协会和互联网协会,引导学生发起了若干个互联网+投资基金,建立互联网技术、法律、财务、策划、营销人才数据库,支持、服务同学们的企业快速成长。

  正是得益于这些举措,我们很多同学都是在清华经管EMBA的课堂上实现了升级转型。比如来自传统酒品销售企业郝鸿峰的酒仙网、来自传统印刷企业张红梅的阳光印网、来自传统药品代理企业沙兴中的薏米医生等。

  机遇往往来自于改变,来自于挑战。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唯一手段就是创新。乔布斯说过,领袖与跟随者的唯一区别在于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也说过企业家的唯一职能就是创新。只要我们大胆创新,扎实创新,鼓励创新,就会找到企业转型升级的正确之路。我们知道一个1984年出生的男孩,创建了全球市值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他就是扎克伯格,最后我想引用他在清华经管EMBA课堂上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使命,用心,向前看”!

  谢谢大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