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给个方程式,从此做影响
2015-01-21 作者: 杨吉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如今,搞自媒体的人很多,搞大自媒体的人很少,一前一后,两者究竟差在哪儿——表面上,是粉丝;背地里,是影响力。

    然而仅一个影响力,它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就有不同的讲法。例如,很早之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就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讨论过“如何赢得朋友喜爱并友善的影响他人”的话题,该书是最能代表卡耐基思想精华的成功学著作,近9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的圣经之一。又如“领导力专家”约翰·P·科特,在他的《权力与影响力》一书中,就“正式权力不够时,应当如何运用自己的现有权力与影响力来得到别人的帮助以顺利地完成工作”,科特给出了精辟分析和富有成效的建议。再比如,作为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的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其经典的作品《影响力》中,影响力被凝练为“六个法则”,即:互惠、承诺、喜好、社会认同、权威以及稀缺。在西奥迪尼看来,影响力主要表现为说服他人并使之顺从。那么,在成功学、管理学(领导力)、心理学之外,网络社会学层面的影响力又是怎样的呢?

    五年前,两位美国的知名博主、自媒体人,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恩·史密斯,他们联手写了《信任代理》就专门讨论“如何成就网络影响力”。这两个“社交老兵”以他们的经验和成就,向人们展示了在网络空间如何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力量,迅速提升个人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从中获利。不知道是否有受西奥迪尼《影响力》的影响,他们也归纳出了六条法则,即:我的游戏我做主、成为“自己人”、把自己当成放大器、成为网络联系的中心、做精通交际礼仪的大师以及组建自己的网络军队。在两位作者看来,互联网渠道不同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在那里,众声喧哗、信息泛滥、泥沙俱下,这时要获得别人的关注(即“注意力”)则显得愈加宝贵。问题是,关注怎么来,关注从信任来;要成为别人值得信赖和愿意托付的“代理人”,那么你就成功了。所以按照他们的说法,互联网时代“最值钱的货币不是美元,而是信任本身”。值得一提的是,《信任代理》是首部系统阐述网络空间影响力的书,自一出版便成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畅销书。

    如今,他们再接再厉,继《信任代理》之后又合作了一本新书——《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你不得不说,这回他们又朝着问题的关键迈进了一步。在本书中,他们延续了《信任代理》大的基调,换句话说,时代不同了,文化传播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任何人,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媒体,且维护的费用几乎为零。你投入的时间主要用在内容生产,而不像传统媒体一样在投资、招聘和发行诸如此类事情上耗费精力。通过网络,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可能比他们的父辈更快积累财富、功成名就,而那些来自传统行业上一代创业者们几十年挣下的家业可能只抵得上青年资产的1/10。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从“谷歌小子”布林和佩奇到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再到Whatsapp布莱恩·阿克顿与简·库姆,别忘了国内凭一个人一张嘴的“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还有靠口水战、砸冰箱、卖手机等博上位的罗永浩,这两个罗姓自媒体人的品牌估价就接近亿元。凡此种种,这些人在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撼动着这个时代。与此同时,像那些上了年纪、富可敌国的“传媒大亨”在互联网时代也不一定吃香,反而动不动在新媒体业务上栽跟头,例如收购过Myspace、创办了The Daily的默多克。

    于是问题接踵而至,正如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恩·史密斯在书中写道,“事实上,以媒体变革为主导的一场时代更迭正在发生”,那么,该如何拥有影响力,成就自己,取得事业的成功呢?换一个问法,我们不妨说,几年过去了,有《信任代理》没涉及的新发现吗?

    答案是显然意见的。布洛根和史密斯设计出了一个“影响力方程式”,影响力=对比度*(触及率+曝光度+表达方式+信任度+共鸣水平)。其中,信任度就涵盖了之前《信任代理》的全部思想,不过区别的是,之前他们用了大约300页来探讨这个问题,但现在他们打算仅用30页左右。对于这个全新的方程式,两位作者直言不讳是受了大卫·梅斯特、查尔斯·格林和罗伯特·加尔福特三人合著的《信任顾问》(The Trusted Advisor)的启发。在该书中,作者们首次提出“信任公式”,公式为:公信力*可靠度*亲近感/利己程度。以此公式为框架,布洛根和史密斯根据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实践情况,分别填入了六个新的方程式因子。在此意义上,对比他们的首部作品,在这一次的《影响力方程式》里,布洛根和史密斯的观点得以饱满和更加成熟。从“信任代理”到“影响力”,他们不仅完成了一次理论上的飞跃,而且指引的行动路线更加简单明确。

    除了浓墨重笔谈论网络上的影响力,作为商业趋势的观察者,他们在书中还不时对未来进行预判。譬如,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无论是带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情创造价值,还是想挣更多的钱,思考方式都应该以雇主的身份去思考问题。他们还说,我们可能代表了新一代人,身兼两种身份——不仅是多元化媒体信息的消费者,也是媒体内容的创作人。如果你个人(或你的平台)是一家电视台,这就意味着你因此而拥有了发声渠道……加以琢磨,他们的话好比是在说,未来最大的品牌不是来自公司或什么商业组织,而是来自个人。个人的人格魅力、专业知识、公众形象、职业操守、信用美誉等,都会作为无形资产被打包进一个叫“个人品牌”里——它的评价标准过去是“信任代理”,现在是“影响力方程式”,而传播载体,过去叫“博客/播客”,现在叫“自媒体”,未来……不得而知。

    “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说过: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把这句话放在《影响力方程式》的文本语境下,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恩·史密斯深入且具体地回答了如何出名及出名为了什么?事实上,当我们一再看到自诩为自媒体人的出现,被不断要求捧场加其公众号,而看它上面的内容平庸无味,我们或许可以做两件善意、有益的事情:第一,声明“自媒体人”不等于“自以为是媒体的人”;第二,推荐看这本《影响力方程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分享经济“问诊”大城市“拥堵病”

分享经济“问诊”大城市“拥堵病”

建议以公共交通为切入点,进行“分享型城市”试点。同时,建设城市分享经济,也要推动以网络实名制为核心的诚信体系建设。

·“独角兽”平台纷涌分享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