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淮上古城呼唤中国经济第四极
  一个城市的兴盛往往与河流密切关联。正如京仁运河之于首尔、伊利运河之于纽约,当代诸多国际大都市的崛起,均与当初运河的开凿疏浚、综合开发密不可分。淮安,因淮河而得名,素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美誉。自隋至清末,淮安一直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一度见证了南船北马、商贾云集的辉煌,千百年前便是一座因水而兴、因水而盛的区域中心城市。
  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战乱频仍、黄河泛滥,淮河、京杭大运河日渐淤塞,水运被公路、铁路运输所替代,运河经济走向衰落,淮安的发展也一度归于平淡。改革开放以来,经几代淮安人不懈努力,淮安又站上了新的历史坐标,如今已成为区域交通枢纽、江苏北部重要中心城市。 【详细】
  图说淮安·城市变迁
  淮安赋
  楚汉故郡,淮运名都,纬分秦岭,经轨漕渠,四水穿城,双河回护。东孕末口,襟扬子而带瀛海;西衔泗口,引长淮而控大湖。绾清涟,结山盱,统四县,辖五区。候兼南北,分明节序;网罟河泽,水浮疆宇。川原广袤,沃野平铺;丘阜西南,苍翠盘迂。
  千年古城的二次涅槃
  淮安,曾经“南船北马、九省通衢”,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之一。明清时,这里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全国漕船制造中心、全国漕粮转输中心、黄淮运河治理中心和淮北盐集散中心等“五大中心”。历史变迁,沧海桑田,曾经的辉煌成了淮安的记忆。
  谱写“中华崛起梦”的淮安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周恩来总理少年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脉相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淮安代表交流时强调“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如何在淮安实现好“中国梦”和“中华崛起梦”,是摆在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面前的一大课题。
  淮水滋润的文化名都
  纵看古今,淮安汉有军事家“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汉赋家枚乘;明有《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而到了近代,一代伟人周恩来光辉日月、彪炳千秋,更为淮安人所骄傲与自豪。
  图说淮安·山水大观
整修一新的淮海东路
鸟瞰台玻-夏万里
跨越南北-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
经济参考网版权所有 美术编辑:吴雪梅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