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编者按】  
    当前,在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其中,企业经营成本高企是造成这种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深入调研发现,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升高等外部因素之外,巨额通道费用、天价路桥费、愈演愈烈的“盖章成本”等压力正叠加作用于企业,令其成本骤增、利润大幅缩水。通过对中国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图景的鸟瞰,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至今,其内在机制迫切需要再一次的优化与升级。从今天起,本报深度版将以“中国企业的经营成本是如何提高的?”为主题,刊登一组分析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深度阅读
 
   书名:《收入与成本》
   作者:张五常
   文摘
    第八章 制度的费用
    · 局限转变与行为解释
    · 从交易费用到制度费用
    · 租值消散是制度费用
    · 从帕累托至善到帕累托至悲
 
更多>>   
   聚焦中国物流顽症
   ——CCTV财经频道系列报道
 
 
 
 
 
 
 
更多>>   
 
  主题报道之一:通道费
 巨额通道费:隐藏在高物价背后的巨大黑洞
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早已不是秘密。这么多年来,一个事实一直没有改变——“通道费”像一座大山结结实实地压在供应商头上,间接推高了消费品价格。而今,收取通道费已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盈利模式。随着国内通道费规模越来越大,理论研究所表明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问题已开始显现。【阅读全文】  
 
国外通道费理论相关研究
法、日对通道费的规制
1. 市场势力学派 1. 法国的法律实践
2. 效率学派 2. 日本的法律实践
 
 
  主题报道之二:信用环境
 每年损失6000亿 信用缺失代价惊人
据商务部的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在征信成本太高,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巨额的信用成本,如同扼住企业喉咙的那只手,在残酷的剥夺着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就狭小的生存空间。【阅读全文】  
 
周其仁:信用三源
中国选走市场经济之路,突然发现诚信资源之匮乏,似乎比其他自然资源还要厉害。“诚信”者,尽最大努力兑现承诺的行为也。但无数观察表明,国人似乎尽最大努力不守信。【阅读全文】
 
 
  主题报道之三:物流成本
 天价“买路钱”:物流企业无法承受之“贵”
大约10年前,国内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约为20%,去年降为18.1%。用如此之久的时间取得如此微小的降幅,与国内物流现代化的进步程度很不相称,却与体制落后产生的额外成本直接相关。试想那些运输中名目繁多的收费,再加上不开票的‘灰色’收费统统摊入流通费用,物流成本怎能不高?【阅读全文】  
 
茅于轼:看美国公用事业如何收费
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应尽量做到政府不补贴,也不多赚钱。但由于缺乏竞争市场这一点很难做到。有一些公用事业带有服务性质,或者为了照顾低收入阶层,收费较低甚至免费,成本由全体纳税人负担。【阅读全文】
 
 
  主题报道之四:行政审批
 “盖章成本”越盖越高 审批“寻租”愈演愈烈
在甘肃,某工厂要建一栋高层住宅楼,从立项到开工,跑了38个部门,审批32个环节,交了13项费用,历时整整两年……业内人士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提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2004年《行政许可法》出台后,却仍然无法突破制约其深度推进的“瓶颈”问题。【阅读全文】  
 
王东京:政府应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
追逐利润,是资本天生的本性。中国搞市场经济,就得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政府要做的,就是通过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阅读全文】
 
 
  主题报道之五:税负
 税高利薄“超利润税收”几欲压垮中小企业
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率几经调整,由6%调至4%,再调至3%。然而,即便如此,“经换算,当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时,商品批零差价只有达到21.4%,才与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持平。”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教授吕冰洋说。【阅读全文】  
 
周天勇:税收结构抑制创业投资和经营
税收负担主要集中在企业投资经营方面,是一种抑制和不鼓励创业、投资和经营的税制结构。此外,在各地区税务部门的征税行为中,实际上存在着没有严格按照税法征税的情况,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阅读全文】
 
 
  主题报道之六: 推进改革
 深度改革:政府要“有限”市场更“有效”
目前企业经营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是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仍不彻底,推进改革仍然需要过大关。接下来的改革应该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推进,需要着力从市场主体、要素市场、财税体制等方面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深度改革,而推动深度改革的关键则是要建设权力“有限”的政府。【阅读全文】  
 
吴敬琏: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
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政府的应尽职责。政府一定要明确: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型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