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调查
带病的上市公司  
  作为证券市场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之一,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给予投资者回报的能力,是证券市场繁荣的一大基石。但对于国内A股来说,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数。比如,衡量股市回报的重要指标之一——股息率(分红与股价之比)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垫底;十年来,近七成的上市公司给股民带来的实际收益甚至不如银行同期储蓄,其中,近半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是负回报。  
堕落的“守门人”  
  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强化中介机构权责、增加保荐机构对发行人的约束力……虽然措施不断,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本应充当市场“守门人”角色的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行政审批者等部分中介机构,不惜牺牲客观公正与独立性,在如今的IPO产业链上结成了利益同盟,通过企业上市从中渔利,从上市“守门人”堕落为利益“分食者”,以致PE腐败频频产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毒瘤。  
越界的权力  
  “仕而优则商”的桥段不断重复。近日,原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杨小松空降某基金公司担任督察长一职。这是今年以来第6位到基金公司担任督察长的证监会官员。
   原来的监管官员担任被监管对象的高管、地方政府资助企业包装上市、行政力量主导ST板块的重组、掌握关键信息的行政官员屡曝内幕交易……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里,行政权力和市场边界一直模糊不清,市场法则不断面临行政权力的挑战。
 
无力的监管  
  “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似乎成了资本市场监管的惯例。
  被认定“犯罪性质恶劣”的绿大地,虚增收入2.96亿元,造假上市圈钱3.46亿元。但法院一审仅对公司处400万元罚金,几名主要高管仅获缓刑。如此判决,网民戏称为“罚酒三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