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MySpace与facebook的启示
有一次,我与默多克(Murdoch)先生约好,晚上10点去他的住处见面。默多克先生住在达沃斯镇外一处偏僻的公寓,那天路上的雪很厚,路又很窄,坐在车上一眼望过去只见一大片厚厚的雪,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空地。在路上转了半个小时,打了无数个电话,司机仍无法找到他的公寓,最后我不得不放弃了这次见面。第二天白天开会,我在会场里到处找,还是没法找到默多克先生。但是,那天晚上,我进入贝尔韦代雷酒店,正接受安全检查时,突然发现默多克先生也在等待安检。这种意外的见面在达沃斯也是常见的。第二天,我见到新闻集团旗下《华尔街日报》的总编辑罗伯特·汤姆森(Robert Thomson)先生,他问我是否已见到默多克,我告诉他一直联系不上却在酒店门口安检时偶然碰到了。他笑着说,这是“典型的达沃斯邂逅”。 我与默多克先生的相识,是在2006年中国移动向新闻集团收购凤凰卫视199%的股份时。那一年,我访问了新闻集团在纽约的总部,其后,中国移动与新闻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此之前,默多克作为“传媒大王”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不过,在我的印象中,默多克的名字总是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连在一起。但是,当我读了默多克2006年3月13日的一次题为“新时代的黎明”的演讲以后,我感受到了新媒体对新闻集团的冲击,也感受到默多克自身在观念上的改变。 默多克在他的演讲中说,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会同意,今天世界变化速度之快是我们的祖先所没有经历过的。正像美国科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所说的,技术革命是爆炸式的,它改变了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地球,而带来了一个转速快了1 000倍的地球。如果看不到这种变化,那今后被毁掉的将不仅仅是我们的公司。 此时,新闻集团刚完成对MySpace的收购,他对互联网充满了热情。他说,互联网将快速发展,并将成为信息、娱乐、经营和社交联系的主要媒体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去年成功收购了MySpace。MySpace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已经发展了6 000万注册用户,这是新的一代人,我们称之为“MySpace一代”。 2006年5月,我去新闻集团总部的时候,默多克又向我详细介绍了MySpace,给我上了一堂社交网络的启蒙课。 此后,我分别在北京和达沃斯见过默多克先生,MySpace经常是我们谈论的话题。 在以后的几年里,社交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使人意想不到的是,2006年还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交网络facebook此后异军突起。 2010年12月,当我在北京与facebook的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urg)见面时,年轻又充满活力的马克兴奋地告诉我,facebook的用户已经达到6亿户了。马克?扎克伯格被评为《时代》杂志2010年年度人物。在2011年的达沃斯年会上,facebook和马克·扎克伯格自然成为人们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 与此同时,却又不断听到了MySpace从兴盛走向衰落的消息,用户数量减少,收入下降,经营不景气。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新闻集团愿意以低价出售MySpace。《商业周刊》发表封面文章,深度剖析了MySpace衰落的原因。文章指出,与传统媒体的文化冲突、赢利压力、经营方向、自身形象和管理层动荡是MySpace“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重要原因。 2011年6月30日,媒体报道:当年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的MySpace被Specific Media用3 500万美元收购。MySpace的CEO麦克·琼斯(Mike Jones)发送致全体员工的邮件,宣布被收购的消息,并说:“为达成交易,我们将实施一系列重组行动,包括大幅裁员。” 听到这个消息,我百感交集。难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真的互不相容吗? 给伦敦市长的建议 在2010年的达沃斯年会上,我与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先生也是在贝尔韦代雷酒店门口偶然碰到的。 说到约翰逊市长,还得从奥运会谈起。2008年8月24日晚,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下届奥运会主办地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接过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交接的奥运会会旗。 自这一天开始,约翰逊成为“奥运市长”,伦敦为2012年奥运会所做的准备工作也全面展开了。约翰逊市长决定成立国际企业顾问委员会,为伦敦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和伦敦市市长的各项工作提供咨询意见。顾问委员会由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领导人组成,我也应约翰逊市长的邀请,担任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2009年10月,我在伦敦市市政厅会议室参加顾问委员会年会。每一位委员都可以向市长提建议,我在会议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市长先生,根据北京奥运会的经验,良好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于成功举办奥运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是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我也格外关心伦敦的移动通信覆盖。我发现伦敦地铁内没有移动通信覆盖,市民们无法在乘坐地铁时打电话,这会给市民带来很多不便,一旦发生紧急事件,他们无法与外界进行联系。建议在奥运会前解决伦敦地铁的移动通信覆盖问题。 我的发言当即就有好几个人表示赞同,抱怨乘地铁无法使用手机带来的麻烦。有一位顾问说,巴黎的地铁也没有移动通信覆盖,但是巴黎的地铁列车经常是在地面上跑的,所以,即使地下不能打手机,也可以等列车上地面以后再打,而伦敦地铁的列车都在地下跑,真的很不方便。 约翰逊市长对此建议很感兴趣。中午吃自助餐时,约翰逊市长与我坐在一起,特别向我询问中国移动是如何解决地铁手机通信问题的。会后,我又专门写了一份书面材料,提出了一些实现地铁移动通信覆盖的具体建议,寄给伦敦市政府。 第二年,在达沃斯的贝尔韦代雷酒店门口,我偶然碰到了约翰逊市长,他一眼便认出了我,并说“感谢中国移动提出的地铁覆盖建议”。 据我了解,伦敦市政府此后很重视解决地铁移动通信覆盖问题,并制订了实施方案。真希望在2012年奥运会之前,能在伦敦的地铁里用手机。 约翰逊市长是一位很特别的市长,媒体报道说他骑自行车上班。正好,中国移动驻英国代表处办公室所在的大楼就在伦敦市市政厅附近,代表处主任葛颀说,他经常看到约翰逊市长骑车上班。约翰逊市长讲话也很风趣,即使在正式场合也很少讲套话。 2011年6月,有一则很有意思的报道。 本月1日,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表示,数百万人未能在首轮抽中购买2012年伦敦奥运会门票,他很不走运地也成为其中之一。 购买奥运会门票的钱款会在5月31日午夜由银行从信用卡中划走,因此申请者只要查看信用卡账户就能知道是否成功申请到了门票。对大多数人来说,抽到他们申请购买的所有门票非常困难。 很多成功的申请者虽然钱被划走了,但要知道抽中的是哪些比赛的门票,还得等一个多月的时间。 约翰逊说:“我很失望没能抽到一张门票,但我会继续尝试。7月和11月各有一次抽签机会,我将和每个没有抽到购买门票的人一样继续碰碰运气。” 这是很典型的鲍里斯语言。 和奎尔谈私募 在达沃斯与博龙全球投资董事长、美国前副总统丹·奎尔(Dan Quayle)先生的见面也很有意思。我们约好下午3点在贝尔韦代雷酒店见面。但是,当时既找不到会议室,也找不到咖啡厅,实在没办法,只好在大餐厅里找了张空桌子聊起来。没有咖啡,没有茶水点心,但我们谈得很投机,主要讨论了与私募基金在对外投资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我说,在做海外收购时,我们曾与一些国际私募基金商谈联合投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联合投资有利于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发挥各种不同投资主体的优势和特长。但是,每次谈联合投资时,私募基金方都向中国移动方提出要安排认沽期权(put option),又称看跌期权。也就是说,当被投资公司价值看跌的时候,私募基金可将手中的股权按预定的价格卖给中国移动。当然,同时也给中国移动认购期权(call option),又称看涨期权,当被投资公司价值看涨的时候,中国移动可以按预定的价格收购私募基金手中的股权。这种安排虽然限制了私募基金获利的无限性,但是却使私募基金单方面确保了投资风险的有限性。我们认为既然合作,就应该双方共担风险,共享获利。奎尔先生很赞成我们的观点。 当然,我们也聊了许多轻松愉快的话题。聊到高兴之处,双方的嗓门越来越大,甚至还哈哈大笑起来,此时一个餐厅女服务员走过来,示意我们要小声,我们只得连声说抱歉。 泰普斯科特的警示 在达沃斯,只要留意,能够了解到许多新的概念和想法。2008年达沃斯年会期间,有一次在参加了一场关于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研讨会之后,我去会议中心的存衣处取大衣准备离开。突然,一位先生与我打了招呼,并交换名片,他的名字是唐·泰普斯科特(Dan Tapscott),并送给我一本他写的书,书名是《维基经济学》(Wikinomics)。他建议我读读此书,并告诉我此书很快就会有中译本。唐?泰普斯科特是加拿大人,著名的新经济学家和商业策略大师,研究突破性技术在生产率、商业效能、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并出版过许多畅销书。他送给我的那本书其主要观点是通过互联网开展大规模协作,形成一种新的供应链组织方式,产生强有力的新生产模型。他说:“在商业中,也许从来没有比今天更激动人心、也更加危险的时候了。稳定消失了,创造一家永远不会被技术颠覆的企业的想法行不通了。”他认为,以网络为基础的大规模协作就是这样一种可以颠覆传统生物链的利器。 我读了这本书,书中说:从免费的互联网到公开的软件资源,再到全球外包平台,这些新的基础设施使得千千万万的个人或小制造商以一种过去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到的方式制造产品,进入市场,并取悦消费者。这就导致了新的协作能力和商业模式的出现,并将使那些做好准备的公司受益,而那些未能作出调整以适应这种模式的公司将被淘汰。 现在人们可以分享知识、计算能力、宽带和其他资源,以创造一系列广泛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或修改的开放的产品和服务。而人们为数字共享作出自己的贡献时,只需要花费极低的成本,这使得集体作业更具吸引力。确实,对等协作生产正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个人所需要的只是一台电脑、一个网络连接,以及积极投身其中的热情。 有趣的是,他在书中多次谈到了在这场变革中电信运营商的角色。他说, 一谈到网络,好莱坞和电信运营商算得上是同道兄弟,他们都面临着创新者的挑战。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一个免费的互联网电话盛行的世界,电信运营商的主要赢利来源——话音收入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电信运营商也可以用减价的方式来抵制,但这甚至可能会加速这种变迁,因为互联网电话的成本远低于传统电话。 我不知道唐·泰普斯科特先生推荐我读此书是否有向我提出警示的意思。其实,这确实是电信运营商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书的封面上印着“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隆重推荐”,不错,埃里克·施密特先生在此前就与我说过类似的话。 不管怎么样,我很感激泰普斯科特先生,实际上,他所提出的以网络为基础的大规模协作涉及微博、短信、邮件、聊天等各种形式,手机就是实现这些形式的载体。我们感到乐观的是,这些新的形式在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不久,我就拿到了该书的中文版,书名是《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来,泰普斯科特还到中国访问并作演讲。有一位听过演讲的朋友告诉我,泰普斯科特先生在演讲中还谈到了我在达沃斯论坛上关于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谈话,以及他与我的短暂会面。 在达沃斯,经常会有上面所说的情形出现。 谷歌化,还是手机化? 其实,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教授本人的风格就是达沃斯形象的最好诠释。 施瓦布教授平易近人,善于同各类人士打交道。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的执行主席,他不仅仅是会议的组织者,还会根据当时的全球经济环境及时提出各种观点和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很多都为与会者所接受,有的甚至会长时间流传下去。 施瓦布教授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和了解程度出乎我的意料。2006年10月24日,施瓦布教授在英国伦敦查塔姆皇家国际事务学院发表演讲,阐述了2007年年会的基调,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11月17日,施瓦布教授将他在伦敦的演讲稿发给了我。当晚,我读了施瓦布教授伦敦演讲的全文。他的演讲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正处在一场变革的中间阶段。有人称这场变革为全球化,也有人称这场变革为知识革命。不管名称是什么,一种趋势正在形成,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权力的转移。权力正在从中心向外围转移,垂直支配和控制结构正在被社会沟通和合作平台的水平网络所替代,权力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告诉我们:世界是平的。 其中,让我特别关注的是施瓦布教授说的以下这段话: 为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的这场变革,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150年前发生过的一场类似的变革。当时,随着铁路网络的建成、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的铺设以及打字机的发明,地球活动的基础从分散的地域向国家层面集中,从农村向巴黎、柏林等大城市转移。但是,仅仅过了150年,世界经济发生了激烈变化,整个农业和工业的基础都转移到信息和创新的包围之中。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随着互联网的演进,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的“谷歌化”(googleization)。今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互相联系沟通。Web 2.0将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改变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包括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等。这是一次影响我们社会的意义深远的变化,我们需要像重新设置计算机那样重新设置我们自己。要保持国家和公司持续发展的唯一方式是,不断地更新知识基础并将永久的创新作为维持竞争力的基本驱动力。 施瓦布教授的这段阐述很精彩,深刻表明了他对于信息技术在当代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讲话中提到的“谷歌化”,是要强调互联网特别是搜索引擎正在影响人的生活。这到使我想起了另一个概念,这当然与我的职业有关。以手机为载体的无线通信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因为如此,手机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到2007年年末,全球将有约30亿人使用手机。那么施瓦布教授所说的“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互相联系沟通”的情景用“手机化”(cellphoneization)来描述不是更贴切吗? 在北京,当我与来访的一位世界经济论坛的工作人员谈起施瓦布教授的讲话时,我表达了这一想法。这位工作人员回日内瓦后,向施瓦布教授转达了我的想法。 施瓦布先生知道后,在当年12月发邮件给我,对此表示赞同,他说,以后说到“谷歌化”的时候,一定加上“手机化”。 2007年1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年会开幕的当晚,我与施瓦布教授夫妇有一次短暂交谈。施瓦布教授首先祝贺中国移动用户总数突破3亿,然后又自然谈起了“谷歌化”和“手机化”的问题,并再次对我的建议表示赞赏。 施瓦布教授的这种认真态度使我深受感动。什么才是影响世界的力量?正如施瓦布教授所言,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世界,信息化“是一次影响我们社会的意义深远的变化”,将使我们“见证一场权力的转移”。当企业从社会的观点出发,在完成企业利益目标的同时去追求对社会进步的改变时,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带动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信息化影响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将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环境,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理念和行为,从而创造一个“平的世界”。这一切,都将依赖于创新的力量。 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我曾与施瓦布教授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2009年,我结合中国移动建设农村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用英语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移动通信:填补数字鸿沟》。我把这本小册子寄给施瓦布教授。4月12日,我收到了施瓦布教授的邮件,他在邮件上说: 感谢你寄给我的书《移动通信:填补数字鸿沟》。我祝贺中国移动不仅在经营方面取得成功,而且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走在前面。这正是世界经济论坛所倡导的精神。 克劳斯·施瓦布 收到施瓦布教授的邮件后,我和同事们都激动不已。 经营之思 什么才是影响世界的力量?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世界,信息化“是一次影响我们社会的意义深远的变化”,将使我们“见证一场权力的转移”。当企业从社会的观点出发,在完成企业利益目标的同时去追求对社会进步的改变时,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带动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