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美国人的如意算盘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奥巴马总统英俊挺拔,英气逼人,演讲更是极具煽动性,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的粉丝。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奥巴马毕竟是美国的总统,代表的是整个美利坚的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至上。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慎地分析奥巴马政府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意图。 我们知道,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消费不再犀利,国内失业剧增,现在失业率已经突破10%,因而美国民众十分质疑奥巴马政府的执政能力,对奥巴马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一般而言,在国内的重压之下,美国政府经常会对外挑起事端,寻找一个替罪羊,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减缓民众对自身的压力。 另一方面,奥巴马是民主党,代表着美国产业工人的利益。而美国的制造业由于成本高昂,在与国外竞争者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美国的汽车、钢铁、家电等行业均被国外厂商占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制造业联盟特别仇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认为正是来自中国的商品抢走了美国产业工人的饭碗,强烈要求奥巴马对中国施加强大压力,加强对来自中国的商品的反倾销调查。这也是奥巴马政府对华施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上,通过压迫别国货币升值以缓解自身危机也是美国政府一贯的做法,这招以前对德国人和日本人用过,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在美国国内经济困难重重,奥巴马总统自然还想通过压迫别国汇率升值来转嫁危机,一看中国和日本是对美最大的贸易顺差国,那自然要打压一番的。日本这次还是没有顶住美国人的压力,再加上国内也通货紧缩,所以日元最近升值升得厉害,从1美元兑换100多日元升值到了1美元只能兑换80多日元。 我国在2005年开始了汇率制度的改革,汇率一直呈缓慢升值的态势,但美国人不满意了,说人民币汇率远没有升到公允的水平,希望人民币加速升值。但中国毕竟和日本不一样,你说升值就升值那还得了?中国可不是你美国的小弟,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第三世界领袖,不是白当的。所以,虽然美国人叫嚣人民币升值很多年了,我们的升值幅度一直很小,自2005年汇率改革(之前都是固定的汇率)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也就在20%左右。所以美国人的阴谋一直没有得逞,即使换了奥巴马总统也不行,你魅力是很大,但在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光靠魅力是不行的。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迅速崛起的东方巨龙,韩国感到忧虑,日本感到焦虑,美国感到担心。从改革开放开始的短短30多年间,中国从经济崩溃的边缘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并赶超日本在望,再假以时日,赶超美国亦非不可期,这对于习惯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世界霸主美国而言,实在是有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因此,美国必定要围堵、打压中国。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人的“武器库”里能利用的“武器”可多了,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应有尽有,汇率手段就是其中之一。在政治、军事上,就不用多说了,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一直是美国理想的假想敌,是美国的重点“照顾”对象,因而在我国的周边也布满了美国的军事力量。从海上看,从南到北有美国关岛、菲律宾、日本、韩国,第一岛链完全被封锁。从陆上边境看,美国与印度正处于蜜月期,对我国虎视眈眈,向北有美国驻军的阿富汗、中亚各国。 在经济上,美国人更是煞费苦心,精心布局,通过发动贸易战、能源战、资源战、金融战、温室大气战、知识产权战以及产业标准战等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打压,妄图阻挡住中国快速崛起的脚步。 在中美贸易领域,美国频频对我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征收高额的反倾销调查税,打压我国的出口产业;在能源领域,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着力压缩我国的石油供给来源,试图给我国制造能源危机,而在我国的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的过程中,一向鼓吹自由竞争的美国竟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这项交易,撕下了其伪善的面具。实际上,优尼科石油公司在美国石油公司中也就排名第九,由于排名前三的石油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极高,优尼科公司对美国来说简直微不足道,而且其拥有的石油资源也不在美国本土,何来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之说? 在资源领域,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对原油、矿产品及农产品的巨大需求,美国人利用其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蓄意炒高并操纵这些资源的价格,妄图以高成本压垮中国经济。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2007年石油价格的疯狂上涨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大大地灼伤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而近年来国际铁矿石巨头更是掐准了中国的脉搏,漫天要价。今年提高40%,明年再在此基础上提高70%,后年再提高25%,这简直就是抢劫嘛。铁矿石价格的连续大幅度增长,直接促使钢材价格持续走高,大大增加了我国企业(如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原料成本,使得这些企业的利润一大部分直接被他们拿走了;而国际食用油价格的大涨大落更是直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干扰。 更可恶的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操纵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同时,竟然还大言不惭地指责我国故意限制稀土资源的出口供应,操纵稀土资源的价格,造成了国际上稀土资源价格的上涨。这简直是无耻!稀土资源是珍稀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限制稀土资源的出口数量,必然造成稀土资源的过度出口,稀土资源价格又被美国人压低,造成贱卖。此外,也必然造成滥挖滥采,既破坏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稀土资源。但美国人就不这么想了,你中国不出口稀土资源,国际上稀土资源供应就大大地减少,所以人为地干预了稀土资源价格的形成,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中国必须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解除限制出口的禁令。这明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嘛,哪有这个道理? 更阴险的是,美国本身的稀土资源也很丰富,但就是不开采一分一毫,当做宝贝保护起来,非要逼我们多开采,而日本这么多年利用稀土价格低廉的时机储存的稀土资源已足够其数十年的消耗了。所以,很多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必须在美日吹捧我国资源丰富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温室气体排放上,美国人抓住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小辫子”,又吹捧我国是世界大国,应当承当应有的大国责任,意图让我国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而更多的减排任务就意味着巨大的资金、人才、技术投入,同时也将不恰当地加大本国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人这是干什么?很明显就是美国人在逃避责任的同时,又把我国放在烈火上烤嘛,虽说真金不怕火炼,但毕竟这种滋味不好受。 关于温室气体,我们必须要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承认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由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是自从工业化进程以后100多年来肆意排放的累计结果导致的,而其中,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了绝大部分。我国虽然目前的年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也仅是近两年的事,我国温室气体的累计排放总量是不高的。而且我们还必须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现在之所以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么大,是因为欧美国家把大量的工厂搬迁到我国生产而再从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虽然排放量很大,但这是我们在为全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所导致的。因此,如何进一步地理清责任非常重要。 知识产权战和产业标准战,本质上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已。当初,我国的DVD影碟机行业凭借无可匹敌的成本和规模经济优势,每年出口的DVD影碟机占到国际市场总量的将近70%,一度风光无限。但是好景不长,国际产业寡头如飞利浦、松下、索尼等在DVD市场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悍然挥动知识产权大棒,对每台售价30~40美元的DVD机收取15~20美元的专利费,如此一来,绝大多数的厂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一下子将大批的中国DVD影碟机厂商逼入绝境。虽然几经抗争,但是DVD影碟机行业辉煌的流逝不可避免,DVD影碟机厂商争夺央视广告标王的一幕也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一个偌大的DVD影碟机产业在国际产业巨头的联合围堵和剿杀下轰然倒下。这样的教训让我们刻骨铭心,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而最近的例子就是CDMA了,CDMA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3G的话大家肯定会熟悉。最近,基于不同的3G标准,移动、联通、电信都推出了各自的3G服务。这里我们不探讨这3种3G标准到底有何不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3种3G标准背后的一个共同的“隐形杀手”——美国高通公司。其凭借知识产权战略已经跻身世界500强,每年收取的专利费达数十亿美元。在3G领域,该公司几乎拥有所有的核心技术专利,并捆绑成一个专利池,因此不管你是采用CDMA2000标准,还是WCDMA标准,或是我国自己的TD-SCDMA,都无法绕开高通公司的专利壁垒,必须向其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这是目前3G终端(如3G手机)的价格和3G资费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国3G产业姗姗来迟的真正原因。 以上所有的这些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所作出的系统性反应。从世界历史来考察,大国的崛起往往意味着对既有利益格局的剧烈冲击,战争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每一个世界霸主的诞生几乎都是通过血腥的战争来实现的。历史上的西班牙、英国、德国、美国莫不如此。而现在中国崛起的趋势已然势不可当,西方的很多学者也承认:中国的崛起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重大的政治经济事件。 我国乃礼仪之邦,凡事讲究“以和为贵”,奉行和平友好的对外方针,从未主动地攻击过其他的国家;而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的经济利益盘根错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传统的通过战争而实现大国崛起的手段已经完全不适用,也将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坚决反对,新时期的大国崛起模式考验着中国人的智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创造性的“和平崛起”的战略,并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各国、向世界人民表达中国人民的友好和诚意,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美国人并不甘心就让中国安然地、顺当地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另一极,必然会千方百计地算计我们、打压我们,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