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点火
2024-07-26 记者 王璐 来源: 经济参考网

726日,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第二条年产10万吨玻纤生产线点火,标志着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玻璃纤维是一种国家战略性新兴材料,在工业强基中起到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建筑建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体育休闲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成为替代钢材、木材、石材等传统材料的新一代复合材料。

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于202328日正式开工,经过17个月的建设,建成两条年产10万吨玻纤生产线。基地全部采用绿电生产,实施绿色能源计划、低碳生产技术、零碳循环模式,使工厂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

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运行,离不开新能源产业板块的有力支撑。在江苏淮安涟水,一座座180多米高的大风车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该风电项目由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我国首个180米超高混塔批量商业化项目,于2024年上半年并网发电。一期年上网电量超5亿千瓦时,碳减排量40万吨/年以上,生产叶片所用玻纤均来自巨石。而风电机组产生的绿电,一部分被输送到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用于玻纤生产。

作为玻纤行业的链主企业,中国巨石一直深入推进玻纤工业绿色发展,建立起了一套从玻纤研发、生产,到包装、物流、销售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体系,高标准建设无废工厂、绿色工厂、零碳工厂。

在研发端,注重源头设计,打造绿色产品。在高性能玻璃配方、超大型池窑、关键原材料研发自制、智能智慧制造等方面完全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无氟无硼、高模高强的E7E8E9玻璃配方,不仅能提升玻纤产品物理性能,更让生产原料减少至少10%,每年可节约超100万吨矿产资源。

在生产端,公司采用智能化超大型池窑、电助熔辅能、纯氧燃烧等技术,提升燃烧效率,每年减少天然气用量7280万立方,相当于36万户家庭的年用气量;推广节能低碳环保四新技术,提升玻纤生产自动化、数智化水平。公司在全球六大生产基地光伏总装机容量超120兆瓦,全部返用于生产。

在治理端,2023年,公司碳排放强度优于行业水平33%;废气深度治理净化效率95%,优于国家排放标准;固危废处置率以及处置合规率均达100%,废丝回用率可达100%

用玻纤复合材料代替传统材料可使每辆汽车减重15%,如果每辆汽车减重100公斤,则行驶30万公里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吨;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中有1支运用到了巨石的玻纤,玻纤产品还应用在全球首创的新材料光伏边框……在消费端,中国巨石用绿色产品高质量打造玻纤产业生态圈,产品广泛运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领域。

中国巨石副总裁沈林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实施绿色能源计划、探索零碳循环模式,以新能源带动玻纤主业成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多地买房、租房即可落户,吸引人还需留住人

多地买房、租房即可落户,吸引人还需留住人

“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数据、AI、5G 多要素赋能城市“智慧未来”

装备制造老基地里的新故事

装备制造老基地里的新故事

在位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华工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葛店园区,一台长30米、重45吨的“大家伙”正被吊起打包出口海外。

·央企牵头多个创新联合体密集成立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