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影视专家、学者以剧话产业,解密中国温暖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标杆的流量密码,深入探讨如何运用影视文艺作品盘活资源经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由华策(厦门)影视有限公司主办,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旨在以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这一现象级作品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提炼做法,探讨新时代电视剧创作品质化发展,特别是温暖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努力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助力云南在新时代创作生产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华策集团北京事业群执行总裁、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总监制张灼为研讨会致辞,她提到,《去有风的地方》是基于社会情绪和时代洞察,大胆进行了题材和叙事方面的创新,不仅融入了对现代乡村、人文关怀的展现与思考,还是对城市节奏,人生阶段,以及抵抗焦虑话题的思考与思索,更是对家乡的温情呈现,与一个美好爱情、亲情故事综合陈述。电视剧聚焦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又共同追求治愈的年轻群体上,以温暖的风格和基调讲述了在云苗村发生的群响故事,出品团队希望通过《去有风的地方》能够给予人温暖,引人思考,温润人心。
华策集团副总编辑、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总策划贾尧表示,《去有风的地方》真正做到了现实关照性与艺术性的兼顾,一方面有风以乡村振兴为内核,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构筑起以向往生活,对乡村真实样貌的还原,也对当代返乡青年写实进行写实描述,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人间百态的真实故事,期间所传递出来的生活态度与取舍思辨,在内卷化的倦怠社会极具现实价值,为观众构建起情感认同的桥梁和社会情绪的减压阀,实现了现实主义田园题材剧的创新性年轻化表达。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经过时间的发酵之后,我们依然看到了这部剧的独特魅力所在。剧情本身给广大受众提供了新鲜的灵感题材,是新奇的、持久的,是优秀作品的标准之一。此外作品除了本身自身的思想艺术特征,它还对整个行业创作表现出了极大的推动力和借鉴意义,能够总结出有启发性的创作经验和启示值得借鉴。”
据了解,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华策(厦门)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创作生产,被誉为2023年度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之一。该剧于2023年1月起相继在湖南卫视、芒果TV、深圳卫视以及其他2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及网络平台播出,获第18届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最佳电视剧奖”,入选首届“金熊猫奖”最佳音乐奖提名等。该剧以田园诗般的剧情,全面真实呈现大理如画的风景、静美的乡村、淳朴的民风、可口的美食、精湛的工艺、治愈的生活,向世界展示、传播了七彩云南、魅力大理的迷人风采。
作为云南省招商引资项目,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以柔性故事带动品牌营销,实现了云南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据悉,未来,云南省将继续瞄定“影视+资源经济”新方向,深入挖掘云南资源经济的亮点,实现将“云南印象”从符号到形象、到品牌、到产业、到生产力的有效转化,进一步讲好云南故事、传播好云南声音,用影视文艺盘活壮大云南资源经济。(张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