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能源行业共话品牌提升路径
2024-05-13 记者 闫磊 综合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在日前举行的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上,业界专家呼吁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服务、互鉴优秀品牌建设案例、讲好与产业实力相匹配的品牌国际故事等方式,推动能源品牌价值提升。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活动上表示,各界应借此次活动契机探索中国能源品牌走向世界的良好路径,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更多的中国能源品牌享誉世界,共同探寻新时代机遇下能源产业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新征程。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表示,数字化技术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能的生产、传输、转换和消费在瞬间完成,传统的电力技术手段难以应对新能源的间断性、波动性、随机性,以及电力电子化带来的转动惯量降低。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实现高质量的电力可靠供应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企管法律部主任刘全在活动上发布了能源行业首个合规管理品牌“国电四合绿盾”。他表示,“四合”文化是国电电力合规建设实践的最大特点,是管理哲学和管理智慧的体现与浓缩。“四合”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即知合、信合、行合、实合,寓意深远。“绿”代表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盾”,乃坚固之象征,代表着全方位的守护。

  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强在活动上分享了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的发展思路方法和成效。

  能源品牌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工业报社、《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网共同主办。 活动上还发布了《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指数》、“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项目品牌、2024“能源产业品牌成果典型案例100”,以及“绿能星”评价结果4项品牌成果。活动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发展分会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还联合发布了《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分析报告》,旨在深入剖析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三大动力”的新动力

“三大动力”的新动力

在哈尔滨,一条以“三大动力”命名的街道妇孺皆知。

·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