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配套采购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聚焦全球汽车配套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各整车配套采购部门的采购策略、整零之间合作的新变化与趋势等热点问题,并就产业链创新、建立新型的整零关系等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处长李国俊表示,当前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发生重大变化。传统链式关系向网状结构变化,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供货关系。要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关键技术培育,推动数据平台建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处于安全可控水平。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表示,以往汽车与电子技术有着明显区分,而当前电子技术和元器件大量进入汽车领域使用,大量的电子工业企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供应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电子元器件市场也会有很大变化,新能源汽车的配套组件会减少,整车大量采用的芯片会替代一部分传统的汽车电子元器件,传统的汽车电子产业链将发生重要变化。
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会长李仁贵表示,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步伐加快,整个汽车产业链发生了重大变化,整车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关键产品从简单的供货关系向共同合作、共同开发、共担风险方向发展的全新模式。为促进汽车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将继续深化与中国汽车供应商网战略合作关系,打造未来汽车产业链全新生态。
长春汽车行业协会会长张丕杰就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关切的问题提出了几项建议:一是供应商要跟随优质客户,这类客户应该是愿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愿意为高附加值产品支付合理价格、并且具有良好支付能力的主机厂;二是精益生产永不过时,供应商应优化流程、持续改进;三是与主机厂同步开发,降低研发风险;四是随着整车产品迭代加快,主机厂在开发阶段就应确定供应商,降低开发成本。
汽车产业专家徐长明表示,行业存在着挑战与结构性机会,传统企业要转型,而且要快、力度要大。整零关系出现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智能化方向上;产业链降本提质的最佳路径是技术进步。
长安采购中心副总经理朱祥文表示,新汽车带来新生态,行业分工被重构。以往传统汽车制造供应链体系垂直稳定的,现在进入了由主机厂与芯片、电池、互联网、智能化系统、零部件组成的不稳定状态,主机厂成为网络中心,未来供应商体系将从链式结构向网状结构融合。
宇通客车采购处处长张振亚在论坛上介绍了宇通新能源商用车的产业链配套采购策略。宇通为实现打造“全球一流的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愿景,在提升“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性能、打造智能网联平台的等方面,联合三电企业进行共同开发。
会上,整车企业代表与与芯片企业代表进行了沟通。家整车企业代表对芯片供应商提出了性价比的需求,并且鉴于新汽车开发的主要核心技术有赖于芯片,未来车规级芯片的需求量极大。芯片企业代表则希望整车厂进一步开放需求,对产品的要求不能成本要降、算力又要提升。
同时,中国汽车供应商网、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联合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联合举办了整零深度对接及“车芯联动”活动。在活动现场,来自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北京汽车等18家整车企业及近200家零部件优秀供应商进行深度交流。(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