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常州聚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2024-02-26 记者 朱程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不久前,江苏省常州市晋升“万亿之城”,来自新能源产业的动能释放功不可没: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80亿元,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有三家落户常州;全国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产自常州……

  从几年前被调侃“苏锡无常”,到如今崛起“新能源之都”,记者调研发现,常州蝶变的背后有对新产业“十年如一日”的耐心浇灌,有对新动能“摸石探路”的细心布局,也有对新模式“大胆取舍”的苦心求变。

  胆识并重 以点带面

  大年初九,常州召开新春“第一会”,主题定为“锻造新质生产力 催生发展新动能”。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会上表示,“锚定2025年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目标,常州将全力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从常州“十二五”规划提出振兴新能源等五大产业,到如今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新能源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聚木成林,这背后离不开常州独到的眼光和坚定的毅力。

  时间倒回到2016年,理想汽车CEO李想带着三页PPT来到常州寻找生产基地,此时他已跑过不少城市寻求融资,但屡屡碰壁。经多轮密集洽谈,看好这一创业团队的常州武进高新区以招投结合等创新模式获得青睐,常州由此成为最早涉足新能源整车制造的城市之一。2023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斩获造车新势力销冠。

  既无丰富锂矿资源、又非传统汽车生产重镇,看似靠胆识过人、运气取胜的常州,实则经过深思熟虑。

  图为1月5日拍摄的位于常州溧阳的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早在2013年前后,常州便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中敏锐发现巨大前景,在经过与行业专家等外脑的多轮商讨后,将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作为重点方向,明确紧盯龙头企业中“潜力股”打法思路,坚持“早投入”“共成长”,抢占先机。

  “从主政者到基层一线,政府对新能源产业认识颇深,对产业链缺什么、谁做得好如数家珍。”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说。2015年,当时中创新航前身中航锂电还处于亏损阶段,但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积累有一批关键技术。常州以巨大魄力引入该公司,并通过政府基金增资入股,“助企上马,更送一程”。而今该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跃居全国第三。

  懂得产业、舍得投入,更需要耐得寂寞。常州历届政府跳出短期得失,“一棒接着一棒干”,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从2016年引入宁德时代,到2017年的北电爱思特,2018年的蜂巢能源,2019年的比亚迪,新能源龙头企业持续“用脚投票”,齐聚常州。它们不仅带来技术、资金、人才,更推动佛吉亚、泰瑞电子等零部件配套商陆续落户,不断补链强链形成集聚效应。

  点滴汇聚,终成江海。2023年,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唯一覆盖新能源“发储送用网”产业闭环的城市。

  以长引强 激活创新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壳体极大影响电池整体安全。成立于2018年的微亿智造应用自研AI图像感知和机器人控制技术,能在几秒钟内从高反光的壳体上找出凸起、毛刺等瑕疵,提升产品品质。“这套解决方案已应用在常州龙头企业生产中。”该公司负责人说。

  依托科技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科教资源先天不丰富的常州如何满足企业创新所需?常州给出的答案是“以长引强”。

  “常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207个中类中的191个、666个小类中的605个,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丰富应用场景是常州独特优势,我们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供需对接。”常州市长盛蕾说。

  抓住国家所需和产业所长的结合点,常州高水平建设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重点研发平台,注重围绕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难题,吸引科创人才集聚攻关,助力“出题”企业技术突破,也自身孕育新动能。

  “80后”的尹良回国后加入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主攻锰基锂电池关键技术。2023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正极材料突破高容量长循环技术难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已同新能源头部企业联合开发新电池。“虽然没有大城市的一些便利,但常州离产业更近、离需求更近,让科技创新更有机会变为生产力。”尹良说。

  从天合光能等企业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到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共建创新联合体,产业与创新的融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速“聚变反应”。2023年,常州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3.4%左右,江苏第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5.3%。

  产业创新既需要尖端突破,也需要厚植制造根基。常州也用好自身职业教育优势,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夯实新能源产业制造根基。

  近年来,常州深化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成校企联合实训中心,将最新生产技术、设备纳入教学范畴,助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本土院校学生尚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

  同时,常州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用好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合作交流平台,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与外国院校、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令常州吸引力不断提升,人口持续流入。目前,常州已引进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等高校院所,计划在市域中部的“两湖创新区”建设人口达200万的产教融合新区。

  贴心服务 共开新局

  春节刚过,比亚迪常州工厂已在“全力奔跑”,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令这里每分钟就可生产一辆汽车,生产效率达到业内领先水平。企业速度令人惊叹,常州速度也不遑多让。“常州推出的‘拿地即开工’服务,助力企业早建设、早投产,抢抓市场机遇。”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伴随着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企业等不得,政府更拖不得。近年来,常州将“快”和“准”作为重要施政方向,在提升行政效率的同时,紧跟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不断优化政府资源的投入精度。

  新能源产业投资巨大,如何破解金融难题?2023年,常州组建总规模达5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产业+基金”“投资+招商”多元联动,为企业提供从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发布推进企业股改上市“龙腾行动”计划,由政府牵头开展“外资银行常州行”、知名券商交流会等活动,助力企业对接资源,形成“新能源板块”上市培育梯次推进格局。

  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审批流程长、环节多,如何帮助企业早投产、早见效?常州强化部门协同,优化办事流程,持续推动“发证即开工”“拿地即开工”,同时强化项目全流程服务,在“无微不至”的同时做到“无事不扰”。

  “市领导和企业家同在一个微信群,谁有问题都可以直接反映。”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怀栋说。

  新能源赛道“坡长雪厚”,但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奋起再出发?常州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产业创新能级,将“两湖创新区”建设作为守中开新“先手棋”,超前布局氢能等下一代产业。同时,加速推动常泰长江大桥等交通路网建设,打开城市空间新格局,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迈上更大舞台。

  不久前,江苏发布《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推动集群发展、聚焦科技创新、拓展示范场景等方面为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陈金虎表示,常州将把新能源之都锻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城市IP,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低标准门窗成隐形“黑洞” 业界呼吁提升行业标准

低标准门窗成隐形“黑洞” 业界呼吁提升行业标准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应提升行业标准,加强门窗标准执行力度,引导消费者树立节能意识。

·“酒吧”还是“餐饮企业”?

释放投资动能 国资央企开年加速布局

释放投资动能 国资央企开年加速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中央企业不断释放投资动能,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全方位带动作用。

·海拔五千米,他们为青藏铁路供电设备“体检”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