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能源汽车在龙年新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象。不仅是在消费市场,商超助力、优惠引流、政策加码吸引着高“人气”,春运中新能源车主“里程焦虑”的缓解也成为一大亮色,而“汽车城”晒出的“好成绩”更是映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好年景。
消费热
买卖双方同看多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受青睐
□记者 于璐 北京报道
“现在用户普遍认可国产新能源车,技术先进、价格亲民、绿色环保,国家政策还鼓励购买新能源车,所以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经理向前来看车的消费者热情介绍。
大年初五,记者在北京走访的几家汽车4S店和授权体验店大多还没有全面恢复营业,仅安排少量工作人员接待消费者,但记者观察到,消费者春节期间看车热情很高,尤其对新能源汽车表现出强烈兴趣。在比亚迪、小鹏、智己、别克的销售门店里,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有三至五拨消费者前来看车,而且有的是一家三代人趁春节团圆一起看车其乐融融,围观、试座,并询问售价、续航里程、提速快慢、充电时长、智能化技术水平等关心的问题,进而讨论购买哪款车型,表现出强烈的购车意愿。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这一点从记者的走访中也得到了印证。比亚迪汽车王朝网门店客户经理王先生介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23年累计销量超过300万辆,其中价格在10万至20万元的家用车特别受欢迎,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小鹏汽车产品专员邢先生表示,2023年小鹏汽车交付新车突破14万辆,同比增长17%。智己汽车赵经理也认为,汽车生产商向新能源发力转型是大势所趋,一些传统燃油车合资品牌也在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记者走访发现,高性价比是消费者青睐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首要因素。智己汽车赵经理介绍,同等价位的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配置等方面超越了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特别是在智能化技术、辅助驾驶方面具有明显领先优势,国产新能源车企耗费巨资投入智能化研发,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他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周期几乎是以“月”来计算,发展得非常快。
记者了解到,华为、阿里等信息技术行业龙头与国产新能源车企合作,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制造深度融合,将数字技术作为创新驱动力,带来了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重塑了汽车制造行业价值链。比如,智己汽车就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也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记者在比亚迪、小鹏、智己门店了解到,中档及以上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均在700公里左右,而且30分钟左右就能充满80%的电量。
使用成本相对低是消费者青睐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较低。小鹏汽车产品专员邢先生表示,一般情况下,传统燃油车行驶每公里消耗燃油成本在0.5元左右,而新能源汽车行驶1公里耗电成本约0.1至0.2元。如果只是在城市内代步的话,纯电车的使用成本肯定要比燃油车划算很多。而且,新能源汽车日常不需要做特殊养护,平时的检查和维修重点也都是在电池和电机方面,因此维修和保养起来也没有燃油车那么麻烦,维修成本也会相对低一些。
此外,政策的支持引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是消费者青睐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系列支持政策,比如税收方面,继续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组织“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服务管理等。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高,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几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的客户经理均表示,北京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环境尤其友好,目前购买纯电车不受限行政策限制,而且基本3公里以内都可以找到充电设施,大大提升了市民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意愿。
乡村拜年路多了绿牌车
□记者 水金辰 合肥报道
龙年春节,和煦的阳光烘托着新年的欢乐气氛,拜年的车辆不断在乡间穿梭。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注意到和往年不一样的景象:乡村里挂着绿牌的新能源汽车更多了。
35岁的李幸是长丰县下塘镇明华社区村民。去年4月,她购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春节期间载着家人穿行在拜年的路上。
“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通勤上更有性价比。”李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每天晚上11点预约充电,由于夜间充电便宜,新能源车每公里电费成本仅不到1角钱,这与燃油车每公里耗资约8角钱差了不少。
长丰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明说,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关键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记者在下塘镇顾圩村党群服务中心看到,门前规划的停车位中有两个安装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村民董见晓边从车上拔下充电枪边说:“我春节前来办事,知道这里去年12月安了充电桩。现在晚上把车停在这儿,第二天满电出行。”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顾圩村,长丰县所有行政村实现新能源充电桩全覆盖。打开“皖小能充电”微信小程序,首页会根据距离远近显示不同位置的充电桩,用户一键导航即可抵达,帮助用户实现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快充或慢充。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李明介绍说,长丰县作为安徽省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和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之一,目前全县布局充电桩末端超过6000个,形成县有港、镇有站、村有桩的充换电设施“一张网”布局,已经建成县域新能源汽车“5分钟充电圈”。
在下塘镇梧桐大道,一座集汽(柴)油零售、天然气销售、汽车充(换)电、氢燃料销售、光伏发电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港于2023年8月正式营业。“这个能源港是在绿色能源消费新趋势下对传统加油站进行的模式升级。”长丰皖能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宝国说,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不断推进,作为低碳应用新场景的能源港,未来前景可期。
新能源消费热的背后是绿色能源供给能力的不断跃升。长丰县县域氢能、风能、地热能利用实现零的突破;用活居民屋顶闲置资源,打造新式农村光伏建筑;创新“棚顶光伏+中间种植+底部养殖”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建成投运的15亩示范项目年发电约70万度,年产草莓约2000斤,年产鱼15万斤……
一辆辆绿牌车见证了乡村绿色消费的强劲活力,一个个绿色能源新项目彰示了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我们推进农村能源革命,不仅增加了农村新能源消费场景,基本形成了从绿色能源供给到消费的完整链条,还利用新能源改善乡村环境,使其变得宜居宜业。”李明表示。
春节车市促销“火力全开”
□记者 王丰 深圳报道
春节假期一直都是各大车企加紧促销的“窗口期”,记者走访全国各地车市发现,各大商超内的汽车门店成为人气聚集地,各大车企与经销商也拿出“真金白银”促销,叠加各地推出的促消费活动,龙年汽车消费活力和潜能正慢慢被激发出来。
以前卖车主要以传统4S店模式为主,春节期间一般选择闭店3天以上,如今越来越多车企选择将销售门店开进商场,春节假期“不打烊”。深圳福田卓越中心汇聚了多家汽车品牌商超店,正月初五,春节假期叠加情人节,络绎不绝的顾客从四面八方涌入商场,每个汽车门店也迎来一批接一批的看车顾客。
“本以为春节期间客户进店量会大幅下降,实际并没有,很多到商场吃饭或看电影的消费者会顺便进店看车,仅意向订单就已收集不少。”一位汽车门店销售人员介绍,假期前三天进店客流量有所减弱,初四开始客流明显提升。
依靠商超聚集客流的同时,各车企更通过“放价”争抢“春节档”订单。
春节期间,消费者在安徽合肥万象城购物中心体验一款新能源汽车。 新华社发(杨元元 摄)
在北京,今年2月初,蔚来汽车直营店工作人员便将“春节限时购车福利”的海报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并开始在节前向意向客户询问购车计划。一位蔚来汽车门店销售人员介绍,以ES6车型为例,目前提供2.4万元的现金优惠,此前该优惠仅限于120天车龄的展车。
在沈阳的一家华晨宝马4S店,店内的宝马车型除有2万至12万元不等的优惠外,部分指定车型还可以享受最低首付20%、两年免息的金融优惠等。“我们还给购车客户准备了新春鸿运大礼包。”一位销售经理说。
除了车企和经销商的优惠之外,许多地区也持续加码汽车消费,推出了一系列购车补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2月以来,福建、陕西、沈阳、济宁、丽水、南阳等多地省市政府相继掏出“真金白银”鼓励汽车消费。
比如,北京西城区加大力度在“西城消费”平台线上投放6档汽车消费券;山东济宁市商务局牵头实施2024年春季新能源家庭乘用车零售惠民活动,将发放总额为1000万元的消费券……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汽车的整体市场需求仍然充足,不少汽车门店人流旺盛,受访者也多有购车意愿,但经历了去年一整年的“价格战”,消费者普遍存在“等待”心态,叠加春节假期往往是汽车销售淡季,到店看车人数提升,但下单订车的并不多。“肯定要买,现在正好趁着春节假期,和家人一起过来逛逛,先好好‘调研’一番,下单先不急。”深圳市民陈先生说。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终端促销的边际效益持续递减,单纯的降价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期待,消费者对技术和服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也频频推出。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表示,商务部将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深化汽车消费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持续实施,汽车市场的活力和消费潜能将会被进一步激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上路畅
新能源车自驾返乡 充电越来越方便
□记者 袁小康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根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2000万辆,达2041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不仅仅体现在数据上。记者观察到,春节期间自驾返乡“大军”中,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家住上海的刘先生今年春节就选择驾驶自家的电动车回湖北咸宁老家。
“这是我第一次开电动车返乡,整个过程比预期的顺利不少。我们腊月二十九出发,正月初八返程,一路上的高速服务区都有充电区,在有些服务区还看到了移动式的大容量充电车。特别是春节期间高速免费,即使服务区找不到空位,还可以开下高速,去附近的城市甚至乡村充电,算下来也没比排队耽误多少。去程一共5次充电,只有一次排队。”刘先生说。
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唐啸告诉记者,为了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春节期间公司采取提前排摸高速备用公共站点、为每个高速服务区配备备用公共充电站、编制2024年春节上海高速出行充电指南等措施,及时为客户提供路况预测及高速周边可用充电场站信息,提醒用户错峰充电。“春节期间,我们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提前对充电站所有的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排查整改相关故障隐患,落实人员现场值班,及时响应客户充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不仅是在返乡途中,回到老家,充电也是新能源汽车需要面对的问题。
江苏省泗阳县裴圩镇公交客运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客运站安装的充电桩主要是为了供给公交车辆使用,但随着镇上的新能源汽车不断增长,客运站也面向私家车开放了充电设施。
“这两年来充电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今年春节假期,每天都有好几十辆来充电的私家车,充电桩都快不够用了。”客运站相关负责人一边招呼着新来的电动车排队等候,一边对记者说。
“县里的新能源汽车明显变多了,不仅是营运车辆选择运营成本更低的电动车,不少家庭也开始选择购买电动车,比亚迪、特斯拉都越来越经常看见。特别是最近几年,县城里面的充电设施不断完善,每隔几公里就能找到充电的地方。”在泗阳跑了多年网约车的潘师傅给记者算了笔账,“电动车的运营价格相当优惠,现在我每天平均充电1.5次,每次充电大约50元,可以跑400公里,折算下来比每公里1.6元左右的油车成本便宜不少。”
江苏省泗阳县高铁站停车场里,充电桩两侧停满了充电的私家车和营运车辆。 记者 袁小康 摄
公共充电设施迎来更多用户,乡镇的私人充电桩也在不断推广。裴圩镇的裴先生站在自家门口的充电桩前告诉记者:“这两年镇子上的充电需求越来越多,我就和运营商达成了合作,将自家的充电桩对外开放,从充电的服务费中收取一定分成。过年期间还小小赚了一笔。”
“本来以为回到老家可能充电会不方便,没想到村子周边就有不少充电设施,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不仅带东西方便,还省了不少油钱,这次开车回来真是赚大了。”同样来自上海的袁先生在泗阳高铁站前,一边给自家车插上充电枪一边告诉记者。
不少新能源车主在补能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些高速服务区充电秩序比较混乱。”刘先生表示,因为是在假期最后一天返程,高速服务区的充电设施还是比较紧张,“能不能让服务区安排些人手,对充电设施的排队进行引导。特别希望能设立专门的充电等候区,不要和其他车辆混杂在一起。”
裴先生也提到,乡镇在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这方面管理还比较模糊,“安装充电桩的时候,乡镇上谁也不懂,都是慢慢摸索。希望出台更加详细的规定和流程,我周边有不少朋友都有安装充电桩的意愿,镇子上跑的电动车也越来越多,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强烈的充电需求。”
多元充电设施为新能源车快速补能
□记者 王宁 天津报道
“多亏了电力部门提供的额外充电设施,春节返程高峰期这么多车,但我及时充上了电,没耽误回家。”2月17日,从山东省威海市返回北京的王先生通过部署在秦滨高速轻纺服务区的应急充电舱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好电,又汇入了返程的车流中。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今年春节期间,驾驶电动汽车出行成为越来越多旅客的选择。面对春运激增的客流量,传统的充电设施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旅途中的充电需求,这为可移动、应急式、快充式等充电桩提供了市场空间。
春节期间,为应对“潮汐式”充电需求,国网天津电力在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部署11台应急充电装置,相当于增加38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能力,有效缓解了充电需求急剧增长的问题。
“我们应用远程视频监控和车联网系统‘高速场站繁忙分析看板’,实时监控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使用情况,动态发布高速充电站等候信息,帮助新能源车主规划充电路线,同时在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安排专人现场服务,缓解车主焦虑心情,护航绿色出行。”国网天津电动汽车公司建设运营部副主任高帅说。
在津蓟高速宝坻温泉城服务区内,一座崭新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格外引人注目。站内配置2个超充终端、10个快充终端,新能源车主从进站到离站仅需几分钟,大大缓解了高速出行的充电焦虑。
津蓟高速连接天津市区和蓟州区,且通往北京和东北方向,车流量大,新能源车主的高质量充电需求强烈。2023年9月底,天津高速温泉城服务区光储充全液冷超充站正式投入使用。据介绍,该场站由天津高速新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建设,华为数字能源提供智能光伏+充电网络“全液冷超充”整体解决方案。“车桩协同、桩网协同”的全液冷超充技术是该充电站的最大特点。充电主机最大功率达到720kW,超充终端最大功率600kW,最快实现“一秒一公里”快速补能。
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卫喜介绍,该全液冷超充站在津蓟高速两侧的宝坻温泉城服务区同时投用后,新能源汽车充电周转率大幅提升,用户反馈良好。
据统计,春节期间,津蓟高速温泉城服务区充电场站2月9日0点至2月17日24点累计完成车辆充电服务769次,充电电量达12046.68度,充电时长18718分钟。
在老旧小区,移动共享充电桩成为居民充电的新选择。不久前,天津市滨海新区新港街道北仑里社区内增添了一台崭新白色龙门架,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黎明带队进行调试,指导居民充电。
“早想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充电问题一直没有实现。现在家门口充电也方便了,打算这就去看看车。”该小区居民魏先生高兴地说。
移动共享充电桩是张黎明和团队特别为老旧小区量身定制的,由电缆桥架轨道、可移动充电桩座等构成,走空不走地,不占用固定车位,将传统的“车找桩”改为“桩找车”,让越来越多老旧小区的新能源车主实现回家充电,因地制宜满足了居民的充电需求。目前,移动共享充电桩已在天津市10多个老旧小区推广使用。
国网天津电力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天津市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45.29万千瓦时,全市新能源汽车(不含公交)充电量达243.21万千瓦时,比去年春节期间分别增长76.32%和59.18%。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充电网络是新能源汽车出行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天津提出,到2025年实现京津冀主要城市交通圈、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充电桩全覆盖;到2030年,力争全市新增各类充电桩不少于10万台。
闫卫喜表示,未来,天津高速还将与技术服务商加强合作,推动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在更多高速服务区布局,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14座“光储充”一体超级充电站建设。
遍布全国充电桩“续航”绿色回家路
□记者 吴慧珺 合肥报道
“以前春节回家开电车心里还有顾虑,过去一年发现,高速服务区基本都有充电桩,又实惠又方便。”自驾从浙江杭州返回老家安徽宿松的新能源车主梁松说,今年春节全家商议决定驾车回老家,过完年还准备出门自驾游。
记者在黄浮高速齐云山服务区看到,服务区内配备了两处新能源汽车快充桩,目前共有6台设备,8个充电接口。“这段高速位于江西、湖北和安徽的交界处,又处于皖南旅游景区,日常车流量较大。”黄山开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能源服务分公司经理何建军说,公司在充电站点已安排专业运维人员24小时驻守,引导客户充电、及时消除充电故障。
2024年春运,遍布全国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为新能源车主“续航”回家路。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
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的合安高速香铺服务区,一台移动充电机器人在给邱博文的车充电。“车快没电了,路过两个服务区,充电车位满了,没想到这里配备了移动充电机器人,真是太方便了。”邱博文今年刚买了新能源汽车,全家自驾从天津回家乡过春节。
为保障车主返乡路上充电无忧,国网安庆供电公司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了区域内19个高速站点的扩容,每个服务区由原来4个充电车位增加至8个,并在人流量较大的香铺服务区配置了2台移动充电机器人。
“我们从外地回来过年,没想到现在村里的充电站点也越来越多了。”郑晓宁从外地返回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前畈村说。据了解,国网金寨县供电公司已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布点36处共208个充电桩,通过手机App,郑晓宁能快捷查询充电桩,就近选择充电点,享受便捷的充电服务。
据安徽省驿达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数据统计,目前,驿达管理的安徽区域内234个服务区共有1772个充电车位,相当于每10个小客车车位就有超过一个充电车位。此外,还建设了49座换电站。
国网安徽电力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安徽省全省平台累计充电量达1000.8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2.3%,其中高速充电量52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7.01%。2月15日,单日充电量达143.09万千瓦时,高速繁忙指数突破44%(即44%的高速场站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均创历史新高。
产业兴
龙头带动 协同创新 新能源汽车“含深量”显著提高
□记者 印朋 深圳报道
南国春来早。春节期间的深圳到处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行驶在大街小巷的车辆也是一片“绿色”的景致——悬挂着绿色车牌的新能源汽车安静、环保、节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节后首个工作日,广东省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带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2023年,广东省汽车产量达519万辆,连续7年全国第一。其中,2023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53万辆,占全国的26.8%。
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更是“一路狂飙”。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国产量达304万辆,产量居全球新能源车企首位。比亚迪此前在公告中称,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尽管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公司凭借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出海销量的快速增长、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实现大幅改善,展现了强大的韧性。
在深圳,从整车企业比亚迪、动力电池企业欣旺达、电芯结构件企业科达利,再到材料企业新宙邦、德方纳米、贝特瑞等,这些企业构建了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的比亚迪展台。 记者 梁旭 摄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圳制造”正在走向全球市场。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包含电动载人汽车在内的“新三样”出口动力强劲,合计出口887.6亿元,同比增长33.9%。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在制造领域,该计划提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引进一批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引导一批传统ICT企业向汽车电子拓展,发展一批生产模式创新企业,探索建立数字汽车城,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进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制造+低碳应用”发展模式。
深圳市8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则提出把“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开展先进创新技术攻关。深圳将支持围绕先进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电动化领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高精度地图与定位、域控制器等智能化领域,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等网联化领域,操作系统、智能驾舱、电动化平台等共性基础技术领域,以及汽车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及关键零部件攻关,根据项目评审结果予以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另一方面,实现重大核心环节突破。深圳将围绕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中央计算平台、新体系动力电池等产业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支持针对重大技术系统、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等进行重点攻关,按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予以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高端微控制器(MCU)、功率器件、电源控制模拟芯片、车内/车间通信芯片、高算力主控芯片、计算芯片、系统级芯片(SOC)等汽车芯片实现自主突破。
在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金融也在赋能汽车实体产业。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联合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印发的《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进一步优化面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到2025年逐步形成“零部件原材料-整车生产-终端应用”全产业链金融布局。力争经过5年的时间,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跨境金融、保险保障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需求更加匹配,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金融支持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祖平说,深圳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全市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全国领先,新车电动化渗透率超60%。
长期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深圳,迎合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深圳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强化了我们的信心。”法雷奥中国总裁周松说,深圳拥有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智能网联汽车工业的价值构成当中约有30%来自信息产业,这与深圳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能有效衔接。
在深圳,企业是创新主体,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94.9%。这一点尤为表现在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据统计,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年产值千亿元企业有1家、百亿元以上企业有7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0家,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深圳大力布局并相继投产坪山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深汕智造城、深圳国际低碳城、龙华能源国际城、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深汕)、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小漠国际物流港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带动深圳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为深圳汽车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车城”十堰绿色转型焕新颜
□记者 宋立崑 武汉报道
从大年初六开始,湖北十堰市的汽车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在赛力斯汽车(湖北)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不到3分钟就有一台整车下线等待交付。车间生产线上,一些工区悬挂的绿色“新能源汽车特有工位”指示牌格外显眼。
“这里制造的汽车一半以上出口,其中新能源车占比接近60%。”车间负责人蔡启胜说:“我们的汽车远销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
因“二汽”而闻名的湖北十堰,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记者走访发现,这座过去以传统商用车为主的汽车城,近年来抢抓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带来产销两旺。
不久前,东风商用车生产的100台新能源纯电动工程车陆续交付,用于矿石原料运输。记者看到,纯电动工程车与传统商用车外观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牵引车头和载重车厢中,嵌入了厚厚的电池包。
据介绍,针对工程矿山上下坡多的应用场景,这批纯电动工程车能回收下坡时刹车制动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耗电成本降低至每公里1元左右。
“商用车载重大,运输距离远,应用场景复杂,新能源转型比乘用车挑战更大。”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谋志说,通过技术攻关和产业配套,目前东风商用车已推出油电混合、油气混合、氢能源等新能源商用车,受到市场欢迎。
年产新能源汽车8.2万辆,占湖北省生产总量的20.5%;新能源汽车出口6.5万辆,占湖北省80%……这是十堰市在2023年交出的“成绩单”。
记者采访发现,供应链先行是十堰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上千家各类汽车企业集聚十堰,能生产零部件4000余种,产品辐射全国并出口到72个国家和地区。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模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各类汽车组件的合格率。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模具分公司党委书记刘杰辉告诉记者,经过数字化改造,企业已具备每年设计、生产14款新车型整车模具的能力。“新能源汽车厂家多,车型多,要求模具设计生产更加灵活和快速。”他说,企业将过去汽车模具按套卖调整为按件卖,多样化的生产模式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多元化需求。
工人们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组装新车。 记者 宋立崑 摄
动力电池生产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在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能源电池制造的匀浆、涂布、辊分、模切、卷绕、装配等数十个工序高速高精度全自动化运行。目前十堰已布局26家规模以上新型动力电池企业,已建、在建或将建的新型电池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十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吴玉松介绍说,随着一批动力电池企业先后投产,十堰市新型电池产业2023年产值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39%,“除动力电池之外,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已在十堰完成布局。”
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说,十堰将持续稳步推动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计划到2025年,全市汽车年产量达到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