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年销量突破300万辆,初步完成新能源布局后,比亚迪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智能化上。
近日,比亚迪发布了整车智能战略和璇玑智能化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整合智能电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项技术,在提升产品驾乘体验的同时,加速向智能化转型。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做智能汽车就像造房子,必须以汽车电动化为基础,基础做不好就是在盖危房。”他强调,比亚迪会坚定贯彻安全理念,绝不让客户为不成熟的技术买单,“东拼西凑是凑不出整车智能的”,只有“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
在他看来,目前行业把汽车智能化和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画上等号,导致概念被窄化。整车智能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才是智能化的正确方向。
基于此,比亚迪推出了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的智能化架构——璇玑架构,试图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其中,“一脑”指的是智能汽车的中央大脑;“两端”说的是璇玑AI大模型的车端AI和云端AI;“三网”即车联网、5G网、卫星网的三网融合;“四链”则是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四大核心链路——传感链、控制链、机械链和数据链的深度贯通。
正是在璇玑架构的赋能下,比亚迪的易四方技术平台和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更多创新性的功能。比如,易四方泊车就是在整车智能的基础上,将易四方技术与智驾的泊车技术进行了融合。这一技术能够助力车辆在狭小空间内,实现侧方车位绕轮旋转入库和垂直车位旋转入库,解决了大车在狭窄车位泊车的安全和效率问题。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首创了“云钥匙”、蓝牙钥匙、手机NFC车钥匙、UWB数字钥匙等智能进入技术,并推出了手掌钥匙:用户只需通过手掌信息(即掌静脉数据),就能快速便捷的完成信息录入,让手掌成为“生物钥匙”,当用户未携带手机、车钥匙等其他任何形式的实体钥匙时,仍能用手掌信息快速对车辆进行解锁和闭锁。
此外,比亚迪携手大疆研发了整车集成的车载无人机,首创一体化车规级无人机库,支持智能收纳、自动换电和充电管理,真正做到了“一键起飞降落”。
王传福认为,以“智能化”为赛点的汽车下半场已经来临,智能化创新将成为车企角逐市场的关键要素。接下来,比亚迪会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
据介绍,比亚迪目前构建了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研发体系,智能驾驶团队超过4000多名工程师,其中1000多名工程师负责算法和硬件,3000多名工程师负责软件开发。
根据规划,2024年比亚迪将会推出10余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未来,比亚迪的高阶智驾系统将针对20万元以上车型开放选配,30万元以上车型全面标配。(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