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一带一路”十周年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召开
2023-11-16 记者 班娟娟 来源: 经济参考网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发布会暨‘一带一路’十周年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京召开。发布会上重点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带一路”倡议:过去、现在和未来》与《“一带一路”手册2023》(英文版)两部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指出,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愿景化为现实,从经济领域合作扩展到国际交往各个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相关学术研究、交流互鉴工作。十年来,我们从不同学科、不同维度开展学术研究,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部署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并产生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成果;积极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责任。

  王昌林表示,未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好“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理化研究和阐释,积极构建“一带一路”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一带一路”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聚焦“国之大者”,以基础理论支撑对策建议,从对策建议中提炼理论问题,用新时代高质量研究成果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在继承历史中创造新的历史,为人类开辟更美好的前景和未来。

  发布会重点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带一路”倡议:过去、现在和未来》与《“一带一路”手册2023》(英文版)两部成果。《“一带一路”倡议:过去、现在和未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和欧洲学者共同完成,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察。《“一带一路”手册2023》(英文版)全面、深度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诞生背景、理念内涵、框架内容等,是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百科读本,是深度普及“一带一路”知识的指南性读本,是关于“一带一路”概念及内容的工具性读本。

  据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一带一路”学理化研究与阐释,推出了两百余部著作、2400余篇学术论文,以及大量研究报告、专题文章,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

  中国历史研究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单位、出版单位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对“一带一路”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介绍,1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出版工作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与创新,立足学术出版的基本定位,策划出版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多品种、多系列的“一带一路”主题学术图书200余种,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一带一路”理论研究与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废旧锂电池成“香饽饽” 回收利用待规范

废旧锂电池成“香饽饽” 回收利用待规范

暴力拆解易失火爆炸、破碎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废旧锂电池被以次充好再次出售……

·坚定信心 迈向更广阔舞台

多重角色助力高水平开放

多重角色助力高水平开放

第六届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

·“邮文化”赋能山城 “过路客”变“回头客”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