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备战“双11” 京东助力新商家订单增长超5倍
2023-09-22 记者 王文博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入秋以来,家居消费进入旺季。马上又要迎来‘双11’,这也是线上店面运营以来的第一个‘双11’,京东在流量、广告、补贴对商家的扶持力度都特别大,我们铆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暖阳家清小店负责人赵涌对记者说。

    暖阳家清小店是一家主营家庭清洁用品的商铺,今年2月份在京东开店。谈起开店的经历,赵涌用两个“快”概括,一是开店快,二是盈利快。

    “从提交材料到店铺上线,一天不到的时间!”暖阳家清小店负责人赵涌说起在京东上开店的过程,他说要感谢平台的新店扶持计划。

    赵涌介绍,在开店过程中,每一项操作页面写得都比较清楚,包括路径、规则、新店扶持计划等,还有专门操作说明视频。“流程对于新手来说是比较友善的,前期还有一个专门的新商交流群,群里有在线客服,有问题随时提问随时解答。”

    更让赵涌欣喜的是,开店一个半月就已经开始盈利了,到现在都是在逐步增长的状态。

    像暖阳家清这样的新开店铺还有很多。今年5月入驻京东的义乌产业带商家红鹤也在平台上获得成长,公司CEO丁强说,“入驻京东后,感受到流量倾斜还是比较明显的,各项活动入口比较多,可以帮助新商家快速成长起来。”

    丁强说,店铺在前期基本未投入推广成本就获得大量曝光。在今年618期间,“红鹤”还免费参加了京东首页的“9.9包邮”活动,订单量环比提升127倍。

    商家快速成长的背后是平台的全方位赋能。平台一头连着商家,一头连着消费者。如何赋能商家,更好服务消费者,京东持续探索,不断支持加大力度。记者了解到,今年初,京东开启“春晓计划”,从新店大礼包、免费专属成长顾问扶持、免费培训成长课程学习、新商家广告金奖励等多个方面为新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春晓计划”的带动下,京东开放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商家规模、商品供给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京东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417%,三方商家整体的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一倍,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双11”即将到来,平台对商家的支持举措还在持续加大力度。在9月20日的零售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正式发布了今年“双11”的活动玩法及招商规则,并宣布通过“流量生态”、“运营生态”以及“成长生态”三大生态升级,携手包括商家、服务商、达人等在内的生态合作伙伴,构建更加简单、高效的开放生态,力争帮助今年入驻的新商家在京东“双11”期间总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所有合作伙伴在京东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目前,京东“双11”已全面进入筹备期,活动报名入口预计10月中旬面向商家开放。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表示,为了帮助更多商家抓住京东“双11”流量增长机遇,京东将全面升级流量生态,全力推进商家的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与好流量之间进行联动,通过“店铺星级”、“价格星级”、“商品服务星级”等运营工具,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让更多低价商品、拥有优质服务的商家获得更多曝光展示机会。

    京东还将在直播、短视频、新品等方面为商家提供流量扶持,并通过百亿补贴活动、广告金激励、降低扣点等各类费用减免政策为商家提供超20亿补贴,全面助力商家在京东“双11”实现爆发式增长。

    具体来说,京东为商家提供了“大促”、“内容”、“用户”三大生意增长参与方式。在促销活动层面,商家可参加品牌联盟日、百亿补贴日、便宜包邮日等重磅活动,在京东“双11”期间收获爆发性增长;在站外内容层面,京东联盟将降低商家参与小红书、B站等站外CPS营销的门槛并简化合作链路,上线“种草”效果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商家优化营销方案,让商家实现曝光、种草、销售提升多重目标;在站内内容层面,京东“双11”期间通过10大头部主播20天低价不断档直播,以及百大总裁送千万红包雨福利,助力商家和主播生意快速增长。此外,京东也将全面升级商家的用户运营工具,借助AI等先进技术帮助商家提升营销效率,快速获得新客,提升老客活跃度。

    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商家的干劲儿。赵涌说,他和团队已经在积极为“双11”备货。“希望借助大促,店铺在规模、客户引流上都再上一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十万货车“嗷嗷待哺”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

十万货车“嗷嗷待哺”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

近年来,我国货运行业呈现出“车多货少”的趋势,这给有着超十万辆货车运力的江西省高安市带来新课题。

·三大“新动向”催生新“工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观察

中国建筑国际: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国际: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国际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本要素,创新投资业务模式,开拓国内大规模的基建市场,服务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国家能源集团:以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