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机器人+”悄然渗透生产生活
2023-07-13 记者 王莹 王郁源 沈阳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太白兄,相见恨晚!”“罢了,子美不弃,可愿与白同饮一杯?”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门口的“李白”与“杜甫”仿生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围观。“杜甫”低头沉吟,好友“李白”把酒相劝,神态之逼真,仿佛穿越历史。

  展会上,从可穿戴式助行器、VR眼镜,到机械臂、工业清洁机器人,琳琅满目的设备带领观众走入“机器人+”生产生活的奇妙世界。蓬勃的机器人产业已经悄然进入人们多领域生产生活场景。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展台,一名研究生正在演示一款自主研发的手部康复机器人。这款产品由张道辉副研究员所带领的课题小组研发,目前正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盛京医院进行临床试验。“我们希望借此帮助患者完成神经重塑,肢体功能的重建。”

  盛京医院第一康复科副主任周凤华介绍,一款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科研院所和医院加强临床合作,可以将医院需求和科研所设计进行有效对接,不断优化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周凤华表示:“近年来,国产康养设备在使用效果、耐用性和安全性上有了显著提升,我们科的设备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期待可以看到更多国产机器人康养设备的出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产品创新和场景推广为着力点,分类施策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

  1982年,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辽宁沈阳诞生。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40余年,这里研发的多项工业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让这片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也为中国的工业智造再添“中国红”。

  厚板焊接是一项应用于工程机械、铁路桥梁等经济重点领域的技术。由于焊接对象体积庞大、重量高、结构复杂,厚板焊接对机器自主分析与轨迹修正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曾一度依赖国外企业。为了突破技术垄断,国家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沈阳新松公司经过不断研发,攻克了这项技术。

  2018年,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焊接项目成功完成。通过公司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成熟的起始点寻位、焊缝跟踪、多层多道等技术,项目实现了组焊作业无人化、智能化和全作业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推动了中国机器人发展进入新高度。

  支持新兴领域探索开展机器人应用,聚焦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一幅“机器人+”生产生活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据悉,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和产业自2010年开始快速增长,已连续九年居全球第一,自主品牌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在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的主题论坛上表示,为实现我国机器人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同时发挥市场及体制优势,以应用为引领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民宿走俏 “照骗”泛滥 民宿变“民诉” 原因为哪般?

民宿走俏 “照骗”泛滥 民宿变“民诉” 原因为哪般?

民宿行业迎来接待热潮,但也出现一些民宿商家借各种套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

·“汉口之心”涌动商贸新活力

粗“煤”细做 点“墨”成金——东北国企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调查

粗“煤”细做 点“墨”成金——东北国企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调查

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部分资源型城市,培优壮大接续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转型。

·央企乡村投资基金:赋能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