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2023-06-19 记者 班娟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世界意义暨《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出版座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发表主旨演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刘守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金成武出席会议并发言。

  杨志勇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有益尝试。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遵循,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危机和现代经济学演进为参照,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国经验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结合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历史基因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并在新范式宏观经济学、中国版发展经济学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张晓晶表示,《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增长奇迹,系统梳理了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经验,突出的有五个方面:一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二是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维统一;三是实行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三位一体”的宏观调控;四是促进地方竞争激发地方活力;五是努力寻找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

  他还表示,建构中国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关键在“自主”:摆脱“西方中心论”是“自主”的必要前提;中国经验的独特价值是“自主”的底气所在;问题导向以及提出中国自己的理论命题是“自主”的核心要义;包容思想与实践的开放体系是“自主”的命脉所系。

  韩保江认为,研究中国范式、中国理论,如何从政治的视角认识,是解开中国发展之谜绕不开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让中国繁荣发展的道路,锻造出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让我国发展生产力有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

  刘守英认为,《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价值所在是用讲经济的逻辑、经济的道理讲述中国何以创造经济体系的独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学理化的分析。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先进的研究经济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就可以形成自主知识体系,将中国经验理论化、范式化。

  金成武表示,《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虽然它来自中国经验,但是一旦形成又不会限于中国经验。他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学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整体性思维,不孤立地讨论某一问题或事物,讨论中国经济学中的概念与问题也要传承这一整体性思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家装建材都合格 整屋一测却超标

家装建材都合格 整屋一测却超标

记者近期在部分地区调查时发现,新装修房屋甲醛等污染物存在超标问题,威胁居民生命健康。

·部分社会民生领域供需失衡难题待解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扎根巴渝乡村8年多,让4000多亩农地变成了稻油飘香、瓜果满园的丰饶之地.

·国家高端智库调研城市地下管网建设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